土壤管理
原子能机构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合作,正在与当地专家合作开发和引进新的棉花品种,这些棉花品种更具弹性,并且更适合该国的新气候现实。
2021-01-22
原子能机构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合作,通过利用核技术确定的更好的土壤管理和养分管理做法,支持老挝的农民将稻米产量提高了60%。
2021-01-21
构建基于金属稳定同位素分馏的农田重金属源解析定量化方法,定量解析喀斯特和红壤矿区农田土壤中Zn污染来源,明确两个矿区Zn迁移途径,为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头控制及迁移过程解析提供理论依据。
2021-01-13
面对人口增长,育种的首要目标是高产,推动水稻第一次绿色革命的矮秆育种,使之能在大量施用化肥情况下,植株不会过高而造成倒伏,从而在高肥下获得较高产量。
2021-01-08
2020年,来自世界各地的80多个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合作,通过利用核能及与核能有关的手段改善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技术。
2020-10-19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支持下,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合作并与国家核科学技术中心(CNSTN)合作的一个项目一直在使用放射性核素铯137 -137)作为示踪剂,以测量土壤侵蚀的速率(请参阅辐射放射性核素帮助评估土壤侵蚀)并验证保护方法的效率。
2020-10-10
在位于尼日利亚阿布贾的这个内部流离失所者营地中,滴灌技术使农民的农作物增产60%,为数千人提供粮食和收入来源。
2020-10-02
科学家应对这些对土壤的威胁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精确定位和跟踪污染物中的原子,使它们可见并可以测量。正如本文所述,他们可以使用这些技术来优化肥料的使用,并找到减少其作为农业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影响的方法。
2020-09-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清洁流域创新团队于寒青副研究员课题组主持完成的“利用多同位素技术解析农业面源污染物来源”研究,入选由中国原子能农学会发布的2019年度我国核技术农业应用十项重大新进展。该成果对流域农业污染溯源与控制示踪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2020-09-07
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一所,有这样一位喜欢“玩泥巴”的“土”博士——骆枫,每天看似是跟泥巴打交道,其实他做的是放射性污染土壤修复研究。
2020-08-20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