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核工程联合体成功完成ITER真空室5号扇区核心安装工作

2025-05-22 08:54     来源: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TER 核聚变

2025年5月2日,由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圆满完成了由欧盟聚变执行机构(Fusion for Energy)制造的ITER真空室5号扇区全部磁体及等离子体诊断测量系统的安装任务。5月15日,团队通过大型翻转工装,将重达440吨的真空室扇区成功翻转、吊装,并精准就位于ITER安装厂房的1号扇区组装平台上。

此项任务的完成是继本年度4月上旬真空室模块7顺利落入主机坑后的又一重大工程进展,进一步彰显了由中核工程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在大型聚变主机设备(包括磁体、冷屏和真空室)安装方面的技术实力与项目管理能力。同时,也标志着联合体已具备依据欧洲承压设备指令(PED)开展制造与焊接,以及等离子体诊断与测量等高精度系统集成的综合能力。

真空室作为ITER主机装置的第一道真空与放射性安全边界,其设计、制造和安装须同时接受欧盟承压设备指令和法国核承压设备标准(ESPN)的严格监管。根据法国核安全局(ASNR)的要求,真空室所有工作均按照ESPN无质量大纲监管模式执行,并由ASNG指定的独立第三方机构(ANB) Vinçotte 根据RCC-MR和ISO标准实施全程质量监督。

中核工程联合体自SMSA合同签订之日起,便联合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焊接研究所积极筹备相关工作,施工现场和后台实验室联合组织实施20项焊接工艺评定,所有评定文件获得业主和ANB 批准用于现场实施,为在真空室表面开展焊接作业奠定了技术基础和开工前提。现场历时28天成功完成了1394处附件的焊接工作。

在真空室5号扇区表面1394处焊接附件上,附着18类共193支磁体诊断和测量仪表、光纤和电缆,用于等离子体运行时监测其等离子密度、温度、电流、旋转速度、磁约束时长、磁场强度及能量损失等100多项参数,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进而触发对等离子体进行位形控制和对主机装置的保护动作。

中核工程联合体电气安装团队凭借扎实的电气安装专业功底,在完成技术消化与工艺准备后,顺利完成了模拟件预安装等前期工作。随后,项目团队连续奋战22天,于4月28日圆满完成全部诊断系统安装及电缆敷设任务,并顺利通过绝缘及信号连通性测试。

为保障真空室5号扇区地面准备工作的顺利推进,中核工程联合体施工技术和商务采购团队统筹协调来自欧洲本地的多家供应商,涵盖机械加工、激光测量、部件制造、脚手架平台准备等多个专业领域。在跨文化、跨国界、工期紧的背景下,团队充分整合现有资源,通过优化施工组织与交付计划,确保现场各工序高效衔接,为后续关键路径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项目推进过程中还面临额外挑战:由于5号扇区抵达法国ITER现场时仍存在部分尚未修复的制造缺陷,现场施工需与意大利制造方同步推进修复工作。对此,中核工程联合体积极协调业主和意大利供应商,制定缺陷修复专项计划,合理划分责任界面,确保修复进度与地面准备工作并行推进,在确保质量安全前提下,有效降低延误风险。

通过全过程的计划管理、现场调度和多方协同,项目团队在高度复杂的国际供应链环境中保持了施工节奏的稳定,为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真空室5号扇区地面准备工作的圆满完成,凝聚了中核工程牵头下多家单位的协同努力,是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法国法马通电力公司,以及ITER组织业主方与监理单位等各方通力合作、昼夜奋战的成果与见证。

真空室5号扇区核心安装工作的顺利完成,不仅充分展现了中核工程联合体在技术能力与项目管理方面的综合实力,也为后续全面承接ITER主机安装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联合体团队将继续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坚定服务于ITER国际组织首次放电目标,助力中核集团“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为核聚变能源的工程化、产业化应用持续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

威猛与Interlune合作研发月球挖掘机原型,助力开采氦-3

美国工业设备制造商威猛(Vermeer)与自然资源公司Interlune达成合作,成功打造出Interlune挖掘机的全尺寸原型。这款挖掘机每小时可吸收100公吨月球尘土(即月壤),并能以连续运动的方式将其送回月球表面。目前,Interlune的重点是从月球开采氦-3。该挖掘机是双方联合开发协议下的首款产品。未来,两家公司将继续探索可用于太空和地球的新型设备与技术。威猛(Vermeer)首席执行官Jason Andringa将加入Interlune顾问委员会,凭借其数十年在全球性... 2025-05-22

俄罗斯“西伯利亚环形光子源(SKIF)”开始安装辐射防护系统

据塔斯社5月20日消息,在新西伯利亚附近建造的同步加速器设施西伯利亚环形光子源(SKIF)已开始安装保障用户辐射安全所必需的铅限制结构,此消息由托木斯克理工大学(TPU)新闻处报道。SKIF作为一种独特的同步辐射源,在该加速器内,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真空中沿环移动,强大的电磁铁为其提供能量并设定运动轨迹。增强同步加速器中的电子束达到设计能量3GeV后,会通过较长的传输通道进入主储存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新闻处报道称:托木斯克理工大学... 2025-05-21

北京谱仪Ⅲ实验发现新的轴矢量奇异偶素粒子

近日,北京谱仪III(BESIII)合作组在奇异偶素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观测到一个新的轴矢量奇异偶素粒子,并命名为X(2300)。该研究成果以Observation of an axial-vector state in the study of the decay为题发表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91901 (2025))。奇异偶素态是由奇异夸克(s)与其反夸克(s_bar̄)构成的束缚态,与强相互作用中的色禁闭密切相关,在理解低能区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 2025-05-21

南华大学医用核素提取技术有新突破

近日,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韦悦周教授团队在高效分离提取医用同位素方面取得新突破 成功从中国蕴藏丰富的稀土矿物独居石中分离得到了可用于多种恶性肿瘤治疗的高纯医用同位素铅-212及铋-212 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中新社、科技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科学报等权威媒体进行了聚焦报道。据了解,铅-212/铋-212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医用阿尔法(α)放射性核素之一。 由于其合适的半衰期(铅-212半衰期10.6 小时,铋-212(半衰期60.6分... 2025-05-20

中辐院成功研发三维伽马辐射场测绘装置

近日,中辐院前沿中心协同保健物理所、中辐核仪依托山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专项和中核集团启明星项目,自主研发的手持式三维辐射场测绘装置(DoseMap)及其配套软件,首次实现γ剂量率数据、三维坐标、场景分布的数字一体化测量,为核设施现场辐射场信息高效采集提供了智能化手段。DoseMap的成功研制突破了手持式辐射场测绘装置硬件设计、场景构建与辐射场分布重建算法、软硬件集成测试与数据融合软件平台开发等关键技术,能够同步对... 2025-05-20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