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分析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托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首次精确测量了极缺中子原子核硅-22的质量,发现在硅-22中质子数14是一个新幻数。相关成果于7月2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当原子核的质子数或中子数为2、8、20、28、50、82、126时,原子核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性质,因此这些数字被称为幻数。20世纪40-50年代,物理学家梅耶(M. G. Mayer)和简森(J. H. D. Jensen)等...
2025-07-25
原子核
7月15日,由中广核贝谷科技有限公司承建的云南清水河口岸综合指定监管场地项目(涵盖进境水果、粮食、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通过海关总署验收。这一成果为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注入新动能,标志着该口岸跨境贸易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于2024年11月正式启动。建设期间,中广核贝谷高效推进设备运输、系统搭建及安装调试等全流程工作,同步建成检疫处理场、查验储存区、信息化处理中心、待检及扣留区等专业化设施集...
2025-07-18
安全检查
深圳是连接香港、对接世界的纽带。深圳口岸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阵地,更是深港之间实现全方位互联互通,保障香港和内地之间各种电子产品、鲜活生鲜等高时效货物往来运输的核心通道。其中,深圳公路口岸是作为全国业务量最大的口岸,承担着深港间70%以上的跨境陆路货运量。仅2025年5月一个月,深圳陆路口岸的跨境车辆就达到了95.82万辆,货车日均超过1万辆。在这样繁忙的货物往来中,通关效能就变得十分重要:既要有查验速度,又要有查验准确率;既...
2025-07-10
核安全技术 安全检查 X射线安检
近日,TRIUMF的一个研究团队取得突破性技术成就,成功产生了创纪录数量的超冷中子(UCN)。6月13日,TRIUMF超冷先进中子源(TUCAN)合作组成员借助TRIUMF 520 MeV回旋加速器产生的束流生成一批中子,随后利用世界领先的新型低温基础设施,将它们冷却至约0.003开尔文(略高于绝对零度)。这一成果延续了2017年加拿大首次生产超冷中子的成功,创造了加拿大超冷中子生产的新纪录,也为探索宇宙为何由物质构成这一宇宙最持久谜团开启了新大门。温尼伯大学加...
2025-07-02
原子核
近日,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与同方威视合作建设的海关辐射探测、智慧旅检研究与实训中心举行启用仪式。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晖,党委副书记王守军,海关监管技术研究处、海关防辐射探测培训处人员,同方威视总裁李元景、副总裁马海涛,国内海关行业中心、智慧查验事业部相关人员出席活动。双方围绕监管技术设备实训培训、科研合作、监管装备展示等方面展开交流。实训中心场地部署了货运/旅检现场辐射探测系统、航空口岸智能...
2025-06-12
安全检查
5月26日,第31届中子与核相互作用国际研讨会(简称ISINN)在广东东莞开幕。为期五天的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外50多个科研机构的近300位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子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总指挥王生,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弗兰克中子物理实验室主任Egor Lychagin,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师全林,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子与核相互...
2025-05-28
原子核
近日,由美因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JGU)物理研究所兰道夫·波尔(Randolf Pohl)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确定原子核基本性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该团队首次在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针对μ子氦 - 3开展激光光谱实验,相关研究结果于发表在《科学》杂志上。μ子氦 - 3是一种特殊的氦,其原子的两个电子被一个更重的μ子取代。兰道夫·波尔教授表示:我们利用μ介子氦 - 3进行的实验,提供了迄今为止该原子核电荷半径最精确的数值。这主要是因...
2025-05-26
原子核
5月22日,据塔斯社报道,欧洲和中国的物理学家首次借助电子的重类似物μ子,对氦-3原子的半径展开超精确测量。此次测量使科学家得以证实先前的估计,并将测量误差大幅减少15倍。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新闻处称,所获数据将助力科学家以尽可能严格的标准检验量子电动力学理论。该研究所声明指出,氦-3半径的精确值对于解释其他实验结果意义重大,这些实验聚焦于研究普通离子以及含有一个或两个电子的氦原子的性质。尤其是,所得数据将有助于尽可...
2025-05-23
原子核
近日,美国科学家在量子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获得不受限制运动的自由原子图像。这一成果让研究人员得以直接观察此前无法研究的长期预测的量子现象,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开辟了全新路径。该突破性新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团队开发,其核心在于运用激光冷却显微系统。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先将原子置于受控云环境中,让它们自由活动,随后借助激光冻结原子,进而完成拍照操作。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马丁·茨维尔莱因(Zwierlein)对这一成果...
2025-05-12
原子核
近日,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JGU)核物理研究所A1合作组与中国、日本科学家携手,在电子散射实验中首次成功产生并测量中子丰度极高的氢同位素⁶H(氢-6),实验结果显示原子核内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于预期。这一成果为研究轻的、富含中子的原子核提供了新方法,并挑战了当前对多核子相互作用的理解。该实验在美因茨微加速器(MAMI)的光谱仪设施上进行。JGU核物理研究所的Josef Pochodzalla教授强调:这项测量的完成得益于MAMI电子束的卓...
2025-05-11
原子核
近日,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加速器实验室在高精度原子质量测量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其研究表明银-110同分异构体的β衰变具有极大潜力,有望用于测定电子反中微子的质量,为未来反中微子实验铺就关键一步。中微子及其反中微子的质量是物理学领域尚未攻克的重大谜题之一。中微子作为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主要由太阳核反应产生,每秒都有数万亿个太阳中微子穿过人体。于韦斯屈莱大学的阿努·坎凯宁教授强调:确定中微...
2025-05-11
原子核 中微子
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期刊》的一篇论文中,ALICE合作项目公布了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对铅转化为金进行量化测量的研究成果,这一研究为相关物理领域带来了新进展。ALICE 探测器图片(图片来源:CERN)将铅转化为金曾是中世纪炼金术士梦寐以求之事,即所谓的金炼探索。铅为暗灰色且相对丰富,密度与黄金相近,而黄金因色泽美丽、稀有备受追捧,早期人们曾试图通过化学方法实现两者转化,直至后来才明白铅和金是不同化学元素,化学方法...
2025-05-09
大型强子对撞机 原子核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联合多家科研单位成功研制出一套高性能数字化探测阵列,可实现奇特原子核衰变的高精度测量。该系统在β延迟质子发射、α衰变及直接质子放射性等稀有衰变过程的测量中展现出独特优势。相关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该探测阵列包含双面硅微条探测器、四分硅探测器与高纯锗探测器,同时结合了250 MHz采样率、14 bit精度的...
2025-05-01
原子核
由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亥姆霍兹重离子研究中心领导、明斯特大学和耶拿大学等机构科学家参与的团队,通过核反应成功生成并分离了铋-208的类氢离子,同时对其跃迁能量作出了非常精确的预测和试验验证。该研究利用核反应产生的原子核,为强磁场量子电动力学测试奠定了基础,并证明了激光光谱对其他奇异原子进行研究的可行性。相关成果发表在新一期《自然·物理》杂志上。类氢离子,即仅束缚一个电子的原子核。对于质子数较高的重核,强大的静电...
2025-04-30
核技术 核物理 原子核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通过分析重离子碰撞后产生的粒子指纹,提出了一种可能揭示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出现的关键指标,为探索宇宙诞生之初的物质形态演变提供了新视角。相关成果发表在《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上。图:宇宙演化示意图 图源/2013 J. Phys.: Conf. Ser. 454 012051约138亿年前,在宇宙诞生后的百万分之一秒内,整个宇宙曾处于一种超高温高压状态,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不是质子和中子,而是自由的夸克和胶子...
2025-04-22
核物理 原子核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