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专家观点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加速领跑 20至30年内实现“人造太阳”

自参加ITER计划以来,我国相关科研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核聚变技术已从过去的跟跑到并跑,到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在聚变科研方面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建成了多座国际先进的研发平台。 2024-03-13 专家观点

2024全国两会丨聚焦“放射性药物”提案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深度协商议政,广泛凝聚共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汇聚智慧和力量。其中,李思进委员的《关于加强核药(放射性药物)科学管理惠及广大患者的提案》广受关注。 2024-03-13 核医学放射性药物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韩泳江:近万亿规模的这一产业,如何向“新”求“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中国宝原作为中核集团统一的核技术应用产业控股平台,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链“链长”作用?核技术应用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走好向“新”求“质”之路?日前,记者采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宝原、同方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泳江。 2024-03-13 核技术

杨建成委员:第二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示范项目开始建设

“研发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医疗设备,是我们科研的意义所在。”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杨建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第二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示范项目已经开始建设。 2024-03-07 重离子加速器

祝贺我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多体配对赝能隙

为什么会出现高温超导现象?这是物理学研究的重大课题。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人基于强相互作用的均匀费米气体,首次观测到由多体配对产生的赝能隙,朝着理解高温超导机理迈出重要一步。 2024-02-08 核磁共振

原子能院提出钠离子电池混合相正极材料设计新思路

钠离子电池性能的提升和应用,有助于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而高性能的正极材料对钠离子电池来说至关重要。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研究室在钠离子电池研发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高效可行的钠离子电池混合相正极材料的设计思路,合成的正极材料均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2024-01-15 核物理

场论与粒子物理领域发展态势

粒子物理学是在追求“极小”——探索物质的最深层结构与最基本相互作用的科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其最强有力的理论工具是量子场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形式或有效理论。本文旨在简要概括场论和粒子物理学领域的现状、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聚焦于近年来在形式理论、标准模型有效场论、希格斯与顶夸克物理、强相互作用与强子物理、弱相互作用与味物理、中微子物理与暗物质寻找等主要研究方向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024-01-10 粒子物理核物理原子核

能源之源是什么?院士是这样回答的

太阳上的核聚变为人类提供了能源。人们自然会问,太阳又是从何而来呢?这个充满了原子核聚变反应的宏大的宇宙天体是怎么产生的呢?回答这个问题是核天体物理学的任务,它是核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交叉形成的前沿科学,萌芽于20世纪初。 2023-12-20 专家观点

南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邹树梁:核技术在医学领域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11月3-5日,第三届核电数字化博士生论坛在华北电力大学举办,南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邹树梁对我国核技术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邹树梁长期从事核设施退役与治理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核能战略管理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他表示,中国核技术应用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023-11-07 核技术核医学放射性药物

76颗偶发脉冲星!“中国天眼”又有新发现!

“中国天眼”(FAST)又有新发现!基于“中国天眼”观测数据,我国天文学家发现76颗偶发脉冲星,包含目前人类已知脉冲星中最暗弱的一批脉冲星。这些特殊脉冲星仅在少数旋转周期中偶然辐射脉冲。相关研究成果10月2日以封面论文的形式发表于《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研究》杂志。 2023-10-02 天体物理

《自然·通讯》发表原子能院放射性离子吸附机制研究新成果

近日,原子能院放射化学研究所科研团队设计合成多种用于捕获放射性离子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初步实现了对四价钍离子的高选择性捕获,该成果以“一种高选择性捕获钍离子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为题,发表于国际著名综合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2022年影响因子为17.69。 2023-09-27 原子能院

首次观察到罕见的β3αp衰变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种非常罕见的放射性衰变模式,叫做β3αp衰变。这种衰变模式是指一个原子核通过β衰变转变成另一个原子核,然后这个原子核又通过发射三个α粒子(即氦核)和一个质子来释放能量。这种衰变模式只有在一些非常缺乏中子的原子核中才可能发生,因为它们有很高的β衰变Q值(即β衰变释放的能量),以及很低的α粒子和质子分离能(即从原子核中移除一个α粒子或质子所需的能量)。 2023-09-07 原子核粒子物理

成果 | 叶沿林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实验发现丰中子核碳-14中的线性链状奇特集团结构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叶沿林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通过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放射性束流线1号线(HIRFL-RIBLL1)开展的一项非弹激发和集团衰变实验,成功观测到了丰中子核碳-14(14C)中存在的线性链状分子结构(3个α集团成线性排列)。 2023-08-26 重离子加速器

筑牢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

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不断拓展人类认知边界。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面向世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探索方向大至天体运行、星系演化、宇宙起源,小至基因编辑、粒子结构、量子调控,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平台集成、学科交叉与基础设施等优势,以开放协同、灵活多样的科研组织方式,力求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引领性突破,为人类认识自然不断开拓新领域、拓展新视野。 2023-08-02 核技术

汗液中的健康密码:重离子辐照技术助力创新可穿戴柔性多孔汗液传感器

科研人员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提供的重离子,辐照聚碳酸酯(PC)薄膜并在其内部形成平行排列的柱状损伤区域,再利用紫外灯敏化以及化学蚀刻的方式在薄膜上制造大量纳米尺寸孔道,最终得到具有直通孔道的纳米多孔 PC膜。 2023-07-31 离子辐照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