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装备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弱束缚核弹性散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放射性束物理室科研团队及其合作者在放射性核束实验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团队依托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的放射性束流线(RIBLL),成功测量了弱束缚核11Be和8B在58Ni靶上的弹性散射角分布,并在高于库仑势垒的能量下系统研究了它们的耦合道效应,为理解弱束缚核的反应动力学与原子核奇异结构提供了关键实验数据。相关研究成果于11月7日发表于《物理快报B》(Physics Letters B)上。在核物理学中,有一类特殊的原... 2025-11-18 核物理

美国利物浦大学研发新型束流诊断仪 获准用于大型强子对撞机

利物浦大学QUASAR研究小组开发的新型束流气体幕(BGC)监测器,已获准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中投入使用。LHC作为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对束流特性的精确测量至关重要。BGC监测器解决了在不干扰高能粒子束的情况下测量其特性的难题,现已获准每年连续运行约2000小时。BGC监测器由QUASAR研究小组历经十多年构思、开发并改进,该小组负责人Carsten P. Welsch教授领导此项技术研究近20年。他表示:这展现了长期创新、团队合作和坚持不懈的力量。在《物... 2025-11-18 大型强子对撞机粒子加速器

俄罗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学研发改进型混合格栅 推动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发展

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的工程师们正积极投身于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改进型混合格栅的研发工作。此反应堆专为增材制造设计,研发成果在全球尚属首例。该研究获联邦2030优先计划支持,未来采用优化混合格栅的SMR,能让俄罗斯偏远地区以更低成本获取电力。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以常见的压水反应堆(VVER)为基础,其工作原理是加压热水与蜂窝结构燃料组件接触。混合格栅作为组件关键部件,旨在增强冷却剂混合、减少热流不均。但燃料元件表面易... 2025-11-18 3D打印

俄罗斯2035年启动托卡马克装置 聚变研究迈出新步伐

俄罗斯已制定计划,将于2035年正式启动一座热核装置,该装置基于托卡马克反应堆技术。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科学与创新受控热核聚变项目办公室负责人安德烈·阿尼基耶夫透露,俄罗斯计划在2035年前完成所有相关系统的启动工作。托卡马克装置作为热核聚变研究的关键设备,其性能参数备受关注。阿尼基耶夫介绍,俄罗斯的托卡马克装置虽比正在法国建造的国际聚变反应堆ITER规模小,但其等离子体参数将与之相当。具体而言,俄罗斯设计反应堆腔室环形半... 2025-11-17 俄罗斯

俄罗斯将关闭同步辐射光源进行现代化改造升级

库尔恰托夫国家研究中心近日宣布,计划于2026年中期关闭俄罗斯唯一的专用同步辐射光源KISI,以进行现代化改造。库尔恰托夫研究所大型科学项目副主任尼基塔·马尔琴科夫在KISI用户大会上透露,届时俄罗斯科学家将能够利用新西伯利亚附近正在建设的SKIF同步辐射光源的性能。SKIF同步辐射光源作为俄罗斯首个、也是全球领先的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正于新西伯利亚附近紧锣密鼓地兴建。该设施建成后,将使科学家能够深入窥探物质内部,获取高精度的结... 2025-11-17 俄罗斯同步加速器同步辐射

中国首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交付使用

11月16日,中国首台高能直接几何非弹性中子散射飞行时间谱仪(以下简称高能非弹谱仪)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作为重要的物质动力学性质研究平台,高能非弹谱仪将为物理、化学、材料、力学和交叉学科研究提供实验条件。据了解,这台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深入虎穴,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当中子与物质中的原子核发生非弹性碰撞时,中子会改变速度与方向,通过这些变化,科学家就能反推出... 2025-11-17 技术装备

EDXRD新探测器系统升级 推动先进机械工程研究

康奈尔大学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在康奈尔大学高能同步加速器源 (CHESS) 开发了一种新的能量色散 X 射线衍射 (EDXRD) 探测器系统,在机械工程材料表征方面取得了重大飞跃。EDXRD作为X射线衍射的一种重要变体,在测量金属部件残余应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日,CHESS对其EDXRD系统进行了核心升级,将单元素检测器替换为23元素检测器阵列。新探测器阵列的每个元件均为低温冷却的锗单晶二极管,专门优化以收集EDXRD所需的高能X射线。此次升级的核... 2025-11-16 X射线探测器X射线衍射分析

重离子束探头技术助力核聚变等离子体电位测量

核聚变作为未来可持续能源的潜力巨大,其工作原理与太阳动力相似。实现聚变发电,关键在于利用磁场将等离子体限制在极高温度并稳定保持。等离子体内部电势对粒子与能量传输至关重要,准确测量其电位是提高聚变反应堆性能的关键。重离子束探头(HIBP)作为一种非接触式诊断技术,通过注入带负电的金离子(Au⁻)并检测其电荷状态变化,来高灵敏度地推断等离子体内部电势。在大型螺旋装置(LHD)中,HIBP系统已被用于测量等离子体电势。该系统将金负离... 2025-11-16 技术装备

国际原子能机构“希望之光”捐赠乳腺X光机提升亚马逊地区乳腺癌筛查能力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通过希望之光倡议,向巴西贝伦若昂·德·巴罗斯·巴雷托大学医院捐赠一台数字乳腺X光机,旨在扩大亚马逊地区乳腺癌筛查与诊断覆盖范围。捐赠仪式于202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期间举行,凸显该机构在公共卫生领域强化卫生系统韧性的承诺。新设备预计每年可为贝伦及周边亚马逊地区超2000名女性提供检查,其数字成像技术将显著提升检测准确性与效率。贝伦作为亚马逊地区医疗枢纽,长期面临癌症诊疗资源分布不均的挑战... 2025-11-15 X射线机国际原子能机构

日本LHD装置等离子体诊断技术获突破 静电透镜提升测量精度

日本国立聚变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团队在大型螺旋装置(LHD)的等离子体诊断领域取得关键进展。通过创新应用静电透镜技术,研究团队将重离子缓冲探针(HIBP)的测量效率提升至原有水平的两至三倍,成功解决了高密度等离子体电势测量中离子束传输受限的难题。这一突破为可持续聚变能源开发提供了更精准的基础数据支撑。LHD作为全球最大的超导等离子体约束装置,其螺旋管型磁场结构是此次研究的核心平台。在模拟太阳热核聚变过程中,控制温度超1亿摄... 2025-11-15 核物理

碳纳米管助力粒子加速:桌面级X射线源研究取得进展

科研人员正在探索将产生强X射线的粒子加速器压缩至桌面级设备的新路径。传统同步辐射装置体积庞大,最小也相当于一个足球场,而最新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的研究显示,利用碳纳米管与激光的量子锁钥机制,可在微芯片上实现高亮度X射线生成。这一突破性概念通过模拟验证,其核心在于利用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效应——当圆偏振激光脉冲穿透碳纳米管森林时,电子在旋转磁场中做螺旋运动,同步发射辐射,使光强度提升两个数量级。碳纳米管作为关键材料,其六... 2025-11-15 粒子加速器同步辐射

中国一重成功锻造“国和一号”蒸发器锥形筒体及水室封头

近日,国和一号批量化项目首批核心蒸发器锻件——锥形筒体及水室封头在中国一重材料产业部锻造厂顺利下线。这标志着中国一重在核电关键部件制造领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一重作为大国重器的使命担当,为推动中国核电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蒸发器锻件是核岛关键设备,集材料性能、工艺精度与服役要求于一体,制造难度极高。其中,锥形筒体采用中间斜锥与双长直段复合结构,对锻造工艺及操作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项目... 2025-11-15 技术装备

MITICA低温泵成功冷却至标称工作温度

2025年11月12日Consorzio RFX官网报道,世界上最大的低温泵——MITICA低温泵已成功冷却至标称工作温度(nominal operating temperatures),证明了MITICA低温基础设施的可靠性,标志着聚变研究和中性束测试设施已达成重要的里程碑。MITICA(全功率注入器)是ITER中性束注入(NBI)系统的1:1全尺寸原型机,其设计目标是从氢和氘的负离子开始,产生一股中性粒子束,将其加速至1MeV的能量,并以16.5MW的功率持续运行一小时。MITICA旨在验证ITER中 2025-11-15 国际视窗

中广核研究院研发的反应堆中子屏蔽装置提前发运陆丰核电站

近日,陆丰核电站5号机组反应堆中子屏蔽装置顺利完成制造验收,在中广核研究院和中广核工程的共同见证下正式发运。该装置由研究院研发,较合同期限提前20天交付现场,为陆丰核电站5号机组的顺利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研究院中子屏蔽装置具有高安全性、耐热性和长时稳定性等特征,并于2025年10月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面对陆丰核电项目中子屏蔽装置生产制造周期紧张的情况,研究院中子屏蔽装置项目团队提前谋划... 2025-11-14 中广核

莫斯科核能大学记录太阳高能粒子致中子通量骤增

2025年11月11日,莫斯科国立核能研究大学MEPhI的NEVOD科学教育中心,通过中子探测器记录到太阳高能粒子引发的中子通量急剧上升。该中心的PRISMA-36、URAN和Neutron中子探测器,持续24小时监测到达地球表面的中子通量。NEVOD研究与教育中心工程师叶夫根尼·沃尔科夫表示,此次监测捕捉到了被称为地面增强(GLE)的罕见事件。中子通量增加现象于莫斯科时间13:30开始,14:45达到峰值,比正常背景水平高出20%。NEVOD科学教育中心工程师克谢尼娅·切利... 2025-11-13 核物理粒子物理俄罗斯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