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新闻
2024年6月20-22日,以中子与X射线前沿交叉技术及应用为主题的南澳科学会议第十一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国内知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头部企业的近50位中子和X射线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共同研讨如何充分发挥散裂中子源与同步辐射光源两大科学装置的互补优势,联合开展多学科的基础前沿研究,为我国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和国家重大需求的关键技术突破,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提供关键的支撑平台。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中国...
2024-06-2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耿晋团队报道了溶酶体靶向嵌合体促进Glut1促进靶向蛋白降解。相关研究成果于2024年6月20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杂志》。靶向蛋白质降解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在治疗肿瘤和其他蛋白质相关疾病方面。利用分子胶和PROTAC技术对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研究处于领先地位,而通过溶酶体途径降解膜蛋白和细胞外蛋白质的研究仍处于临床前阶段。有用靶标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技术进步,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潜...
2024-06-24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核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24年6月19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个核医学领域重大项目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医学精准诊疗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院长金力,学术指导小组专家、上海健康医学院原校长黄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
2024-06-22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耿旭辉、关亚风团队研制出一种小型风车型三通道LED诱导荧光探测器(LED-IF),并将其应用于多种真菌毒素的高灵敏检测。该工作拓宽了深紫外LED荧光探测器的研制思路和应用方向,也为紫外/深紫外波段荧光分析检测提供了新路线。相关成果发表于《分析化学》。在前期工作中,团队通过引入半导体制冷技术,精确控制了大功率LED的结温,降低了噪声并缩短了开机预热时间,解决了大功率LED-IF领域长期存在的技术难...
2024-06-2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彭章泉团队采用原位同位素标记光谱和理论计算解锁非质子锂-二氧化碳电池中的二氧化碳还原反应途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24年6月17日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化学会杂志》。O2还原反应(CO2RR)途径对非质子锂-CO2电池的可逆性和过电位有重要影响;然而,由于缺乏直接的原位光谱证据,它仍然不完全被理解。该文使用原位同位素标记光谱技术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模型Au|DMSO界面处的Li-CO2RR途径。所获得的直接...
2024-06-22
近日,硬 X 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以下简称硬线项目)注入器八腔模组在一号井设备安装厅B5层顺利安装就位。项目常务副总指挥、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施尔畏,项目总经理赵振堂院士,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项目第一副总经理丁浩,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研院副院长邓海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建东,项目经理部以及加速器总体、上海建工集团等单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就位仪式。仪式由项目总工艺师、加速器安装负责人方国平主持。注入器八腔模...
2024-06-17
2024年6月5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CSNS-II)加速器低温系统设计方案评审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召开,评审会专家组由来自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的8名低温领域的专家组成。CSNS-II工程指挥部、加速器分总体以及直线高频系统、低温系统和超导腔系统等共20余人参会。评审会由CSNS-II总工程师齐欣和评审组组长欧阳峥嵘教授主持,加速器分总体...
2024-06-17
6月5日至6日,由中国核学会、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核学会联合主办,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承办的第十六届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三核)论坛在河南省洛阳市召开。6月5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洛阳市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举办。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河南省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于俊崇、中国工程院院士夏佳文、中国工程院...
2024-06-12
6月4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团队联合复旦大学付伟团队,在《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ligand recogni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human succinate receptor SUCR1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工作报道了人源SUCR1独特的配体结合特征和激活机制,为开发新型靶向SUCR1的化合物奠定了基础。既往研究发现,琥珀酸是三羧酸循环重要的中间产物,在调控线粒体氧化应激的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而
2024-06-11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团队合作,在GaAs/AlGaAs量子阱红外探测器长波红外激光单脉冲辐照损伤效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Long-wave infrared laser irradiation damage effect on GaAs/AlGaAs quantum well infrared photodetector为题发表于Physica Scripta。作为新型光电器件,以长波红外探测为主的焦
202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