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国科学院新闻

“中国航天日”将至,看太空之上的核技术应用

7年前,中国科学院第一颗空间科学卫星系列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进入全面探索阶段。 2022-04-22

近代物理所在氧化物弥散强化钢辐照损伤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崇宏课题组在铁铬铝氧化物弥散强化钢(FeCrAl ODS钢)辐照硬化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Material Science & Engineering A上。 2022-04-21

“这不是我们中科院研究所该做的事!”

2015年,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医工所) 研究员、医用声学室主任崔崤峣带领团队,研发出我国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频血管内超声成像设备原型样机。 2022-04-14

最全统计!近100家“国家实验室”后备军,名单来了!

作为中国科研体系中最高级别的存在,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国已分别建立了三个国家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合肥建立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立的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兰州建立的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 2022-04-13

汉代拓边平民吃什么?最新考古研究了发现烤饼与肉串肉干

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课题组与故宫博物院、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宁夏中卫市常乐墓地出土的汉代食物遗存开展系统研究,发现生活在丝绸之路上民族融合重要地区的先民们,餐食包括烤饼与肉串肉干,有荤有素,既吸收当地少数民族饮食习惯,也保留移民自身特色。 2022-04-08

用碳离子精准的爆破肿瘤,两年来约500余人受益

,碳离子是重离子的一种,治疗这名膀胱癌患者所用的技术叫碳离子束放射治疗,该技术依托的是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制的碳离子治疗系统。这项技术的成功研发打破了国外垄断。 2022-04-06

珊瑚氧同位素揭示了1900年以来南海的海平面上升了150毫米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OMG)珊瑚礁及其环境记录学科组科研人员联合国内相关单位专家,在珊瑚氧稳定同位素(δ18O)记录海平面变化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2022-03-23

济南这个项目将打造出“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领域的科创新高地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签约落地黄河北,从此大河之畔,一颗“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领域的科技新星,落地生根并快速发展,为省会城市“北起”带来科创新动能。又随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的批复,共同奏响着新时代的黄河乐章。 2022-03-21

海洋所等揭示地幔楔蛇纹石化过程的显著铁同位素分馏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卫东课题组在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发表了关于马里亚纳俯冲带弧前地幔楔蛇纹岩铁同位素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地幔楔蛇纹石化过程中显著的地幔氧化及铁同位素分馏现象,并探讨其机制以及对岛弧地幔楔氧逸度、岛弧岩浆岩铁同位素组成的意义。 2022-03-11

研究发现(α,n)反应在弱快中子俘获过程核合成中起主导作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磁转动超新星爆发核合成研究中取得进展,指出(α,n)反应是弱快中子俘获过程(weak r-process)中的主导反应,相关成果于3月9日发表在美国天文学会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