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子新闻

国际空间站上的AMS探测器发现了比预期更多的由申核构成的宇宙射线

国际空间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左中)(图像:美国航天局)宇宙射线再次使科学家感到困惑。政府统计处收集的最新数据分析 阿尔法磁谱仪 在国际空间站上显示出惊人的盈余 宇宙射线 氢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这个发现,在 纸 在物理评论信中公布,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意外事件 结果 空间探测器自2011年开始收集数据以来,已探测到2380亿多种粒子的宇宙射线。宇宙射线粒子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和第二类。初级宇宙射线是在超新星爆炸等宇宙来源中形... 2024-08-14

近代物理所在致密核物质性质理论研究中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核物理中心的雍高产研究员在核物质相结构与中子星超子谜团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Physics Letters B上。核物质相结构的探测研究是当前国际大科学装置(如美国RHIC-STAR、德国FAIR、俄罗斯NICA、日本J-PARC以及我国HIAF等)前沿研究热点之一,其对人们探索宇宙早期、晚期演化奥秘以及对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强相互作用的理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STAR合作组近年来主要致力于通过净质子高阶关联涨... 2024-08-14

俄罗斯斯摩棱斯克核电厂2号机组完成首批钴-60生产

【英国《国际核工程》网站2024年8月9日报道】 俄罗斯斯摩棱斯克核电厂2号机组近期完成首批钴-60生产。该机组生产钴-60的方式是对钴-59吸收棒进行辐照,使钴-59吸收中子,生成钴-60。该机组于2018年7月首次装载钴-59吸收棒。目前这批辐照后吸收棒已被运至列宁格勒核电厂,将在那里接受加工处理,以提取钴-60。从这批吸收棒中提取的钴-60可以对至少37万立方米医疗用品进行消毒。斯摩棱斯克拥有三台RBMK机组,另外两台机组即1号和3号机组分别于2... 2024-08-13

玻璃细胞提供内部的 熔盐反应堆

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定制的玻璃实验室使研究人员能够观察熔化盐反应堆内气体的行为,并研究熔化盐溶液中可能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科学吹玻璃者卡洛斯罗德里格斯弗洛雷斯正在制造玻璃电池(图:Ornl)目前正在设计的一些反应堆将在液体燃料上运行,在液体燃料中,易裂变材料直接溶解在同时充当反应堆冷却剂的熔化盐溶液中。但是,核反应和化学反应会导致从熔化的盐中喷出气泡的气体,从而影响反应堆的中子学和热液性能。制作的玻璃测试电... 2024-08-07

美国科学家利用液态锂突破性技术冷却核聚变反应堆

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液态锂来冷却聚变反应堆。根据一份7月23日发布在《 Interesting Engineering》的新闻稿称,液态金属不仅帮助维持聚变反应堆的温度,还保护反应堆组件免受中子轰击。聚变反应堆通过模拟太阳核聚变的条件,使氢原子聚变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与核裂变相比,这种方法更受欢迎,因为它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然而,尽管如此,研究人员在实现这些反应的净能量输出方面只取得了有限的成果。核聚变的另一个挑战... 2024-07-26

科研人员首次在实验上建立镧-120的激发态结构

本报讯(记者叶满山)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近代物理所)的科研人员与来自法国、芬兰、南非和英国等国家的合作者首次成功建立了β缓发质子核镧-120的激发态结构,在质子滴线原子核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和形状演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物理快报B》。理论预言,当位于中重质量区的原子核靠近N=Z线时,质子-中子相互作用会增强,并对激发态的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原子核可能伴随形状的演化呈现出橄榄球(长... 2024-07-12

CSNS高压中子衍射仪成功出束

2024年7月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高压中子衍射仪(HPND)成功出束,开始带束调试,标志着谱仪设备研制与安装的成功。高压中子衍射仪的出束也标志着中国散裂中子源自2018年陆续开始的八台合作谱仪基本完成建设,显著增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多学科研究能力。高压中子衍射仪是国内首台飞行时间高压专用谱仪,也是世界上第二台大腔体压机中子谱仪,由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与南方科技大学共同建设。高压中子衍射仪自2020年... 2024-07-06

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缪子源实验终端物理设计国际评审会召开

2024年7月1日,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CSNS-II)缪子源实验终端(MELODY)物理设计国际评审会在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召开。评审会专家组由来自英国散裂中子源(ISIS)、瑞士保罗谢尔研究所(PSI)、日本质子加速器研究中心(J-PARC)和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的8位缪子源领域专家组成。本次会议采取线上方式进行,由ISIS缪子源首席科学家Adrian Hillier博士担任评审组组长。CSNS-II工程指挥部、谱仪分总体、加速器分总体以及靶站分总体等... 2024-07-05

强流丰中子束产生及离子束协同辐照效应研究项目启动

6月30日,由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强流丰中子束产生及离子束协同辐照效应研究在京启动,标志着项目研究工作全面开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刚,原子能院院长杨红义,项目责任专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秦广友,以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原子能院等单位的30余名专家和项目骨干参加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评审会。马余刚及项目评审专家介... 2024-07-05

Naarea和CNRS建立熔盐研究实验室

总部位于法国的核启动Na are a(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核能)正在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和巴黎萨克莱大学(UPS)合作建立一个专门研究熔盐化学的实验室。Naare由Jean-Luc Alexandre和Ivan Gavriloff于2020年成立,目前正在开发 XAMR 熔盐快速中子微型发电机(40MWe 或 80MWt)。该公司得到了法国替代能源和原子能委员会(CEA)和CNRS的支持,以及As system、达索系统、Orano和法马通等行业参与者的支持。新的创新熔融盐实验室(IMS实验室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