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中子新闻

原子能院为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环形件残余应力分析提供关键数据

近日,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子大科学平台,原子能院、中南大学与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合作,采用中子无损探测手段在国内首次获得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环形件(厚度达28毫米)内部三维残余应力的准确分布,为掌握高温合金制备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演化规律、解决残余应力引起的精密结构件变形问题,提供了关键的实验数据支持。 2023-06-08

高能所获得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认定

2022年4月,针对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探源等国家需求,我所凝聚文物考古相关方向的研究人员,成立了“文物鉴别成像与保护技术实验室”。实验室设置了文物专有核技术高端装备研制和应用、基于同步辐射原位表征平台的文化遗产研究、基于散裂中子源的文化遗产研究、核分析技术在文物元素及同位素研究中的应用4个重点研究方向。 2023-06-02

科学家在重离子碰撞实验中首次观测到超核集体运动

超子是包含有奇异夸克(s)的重子,核子(质子和中子的统称)中只包含有上夸克(u)和下夸克(d)。超子和核子可以形成束缚态,人们称之为“超核”。理论预言宇宙中的致密天体——中子星的内部存在超子。然而,超子的出现将软化核物质状态方程,这给理论上构建大质量的中子星带来了挑战,被称为中子星研究中的 “超子谜题”。 2023-05-30

中科院高能所东莞研究部党总支组织党员赴遵义开展“重温遵义革命路·砥砺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参观学习活动

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尤其是现场教学的沉浸式体验,大家深刻领会了遵义会议精神的历史背景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广大党员同志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包含遵义会议精神在内的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指引,弘扬革命传统,做好本职工作,继续推进中国散裂中子源装置的高效稳定运行和二期工程建设,为早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 2023-05-24

精确测量原子核质量 从新角度揭示中子星性质

原子核的质量虽然极其轻微,却在中子星性质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核质量测量团队与合作者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利用国际首创的新型质谱术,精确测量了一批关键原子核的质量,研究了中子星表面的X射线暴,从新的角度约束了中子星的性质。 2023-05-22

中国散裂中子源举办第六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5月13日,中国散裂中子源第六届公众科学日活动如约而至。本次活动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这也是疫情结束后,公众科学日活动首次进行线下开放,受到了公众的热烈欢迎,平台开放预约半小时内就已达到预约人数上限。本次活动还与南方+平台合作,以直播的形式带领公众线上“云游”中国散裂中子源。 2023-05-18

开展专题调研 助推核技术利用高质量发展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要求,按照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大兴调查研究工作方案部署,近日,华东监督站主要负责同志赴福建省莆田市、厦门市对医用重离子加速器以及硼中子俘获治疗产业开展调研,纾困解难,助推核技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05-08

短寿命原子核质量精确测量揭示中子星性质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核质量测量团队与合作者,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冷却储存环,利用国际首创的新型质谱术,精确测量了一批关键原子核的质量,研究了中子星表面的X射线暴,从新的角度约束了中子星的性质。 2023-05-08

严格开展中国实验快堆重要活动现场监督

为进一步督促营运单位切实履行核安全主体责任,强化研究堆安全重要活动的现场监督,近日,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北监督站)对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实验快堆第三盒中子源组件入堆活动进行了现场监督。 2023-05-06

科学家利用地基广角相机阵GWAC探测到伽马射线暴的瞬时光学辐射

伽马暴源于大质量恒星晚期坍缩或双中子星并合瞬间伴随着新生黑洞或磁陀星的极端相对论喷流,短时间内辐射出巨大能量,包括喷流内激波导致的暴发瞬时辐射和喷流撞击外部介质产生的余辉。典型的高能暴发仅持续豪秒到几十秒,但地面光学设备接收到高能卫星的伽马暴触发警报时,很难做到实时跟进,故目前只有几例瞬时光学辐射探测——对应高能暴发的持续时间较长(>30秒),且观测数据中存在反向激波的污染成分,难以明确从瞬时光学辐射到余辉的转变。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