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新闻
					
				
				
				
										
												
												
							
							研究人员使用了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回旋加速器研究所生产的 22 氖光束进行实验。缓慢的中子俘获过程(s 过程)是发生在恒星中的核合成过程之一。它导致宇宙中大约一半的元素比铁重。中子俘获过程中涉及的两个重要反应是氖22(α,γ)和氖22(α,中子)。在这些反应中,富含中子的 Neon-22 会捕获 α 粒子。捕获产生处于激发态的镁 26,这意味着它获得了额外的能量。然后它通过发射伽马射线释放能量,导致处于正常状态的镁 26,或中子,导致镁 25。
							
								2021-07-20							
						 
					 
										
												
												
							
							近日,原子能院“中核集团中子散射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先进研究堆(CARR)中子科学平台,在钠离子电池材料研发中取得显著进展。
							
								2021-07-19							
						 
					 
										
												
												
							
							对于低密度的陶瓷型芯,常规X射线难以进行有效检测。2007年后,采用热中子照相法检测空心涡轮叶片残芯的技术逐渐得到应用,该技术的检测能力主要取决于残芯材料对热中子的衰减程度。
							
								2021-07-19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在“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第34期带来演讲:《松山湖水平 散裂中子生》。
							
								2021-07-17							
						 
					 
										
												
												
							
							宇宙中的所有物质,无论是大是小,也无论年龄多少,都是由原子组成的。每个原子都包括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以及带负电,围绕原子核运行的电子。
							
								2021-07-16							
						 
					 
										
												
												
							
							7月10日,我国首台全自主知识产权硼中子俘获肿瘤治疗(Accelerator-Based BNCT, AB-BNCT)医疗示范装置在莆田市妈祖健康城建成并完成总装调试,有望明年开展临床治疗工作。
							
								2021-07-15							
						 
					 
										
												
												
							
							2021年7月6-7日,《无损检测 中子小角散射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宣贯会在四川省绵阳市成功举办。
							
								2021-07-12							
						 
					 
										
												
												
							
							在一项最新研究中,一个国际物理学家团队运用了一种新技术,成功地在一系列精心挑选的放射性分子中测量到了中子微小的效应。
							
								2021-07-11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袁长征教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Marek Karliner教授指出了一个全新的、丰富的反中子和超子来源。这些罕见的亚原子粒子对于研究从原子核到中子星的最小距离上支配物质行为的力是必不可少的。
							
								2021-07-11							
						 
					 
										
												
												
							
							麻省理工学院和其他地方的物理学家已经成功地测量了中子对放射性分子的微小影响。该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来生产和研究具有可以精确控制的中子数的短寿命放射性分子。他们手工挑选了同一分子的几种同位素,每个同位素比另一个多一个中子。当他们测量每个分子的能量时,由于单个中子的影响,他们能够检测到核大小的微小的、几乎察觉不到的变化。
							
								2021-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