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光子新闻

利用等时性质谱仪测量72Ge32+的双光子衰变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一支由多个研究团队组成的国际合作团队的科研人员在利用储存环等时性质谱仪测量原子核的双光子衰变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学评论快报》上,近代物理所核物理中心储存环核物理室作为主要贡献团队参与合作完成。科研人员介绍,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可以通过γ衰变、内转换电子衰变、正电子-电子对衰变以及双光子衰变4种方法衰变到基态。在原子核的双光子衰变中,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同时发射两个伽马光子,该衰变过... 2024-08-28

[喜讯]首台国产品牌全自主研发SPECT/CT 正式亮相

近日,我国核医学影像设备开发商——成都永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简称永新医疗)自主研发的突破之作—— Insight 四维定量SPECT/CT正式亮相揭幕。这是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PECT/CT,2023年11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产品不仅填补国内空白,整体性能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彰显出中国医疗科技自主创新的磅礴力量。一、聚焦科技前沿,破局技术垄断作为高端核医学显像设备的杰出代表,SPECT/CT采用单光子核药作为示踪剂,能在体外... 2024-07-10

3500 米深海探索宇宙起源,科学家报告发现能量最高的“最强中微子”

水下观测站深渊宇宙天体粒子研究(ARCA)观测记录了前所未有的亚原子相互作用,科学家初步判断是超高能的中微子造成的。ARCA 水下观测站由多个有机玻璃球组成,每个球约半米宽,与固定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东南地中海海底的绳索相连。每根绳弦长 800 米,串联有 18 个探测器单元 —— 直径约为半米的有机玻璃球,内置光探测器,每个探测器只能探测到很少的光子。目前阵列内包含 28 串绳弦,ARCA 团队希望到 2028 年能将其扩展到 230 串。该观测站在海平... 2024-07-01

国际首次!电子束驱动强场QED效应及其产生的稠密极化正电子源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浙江大学物理学院朱兴龙研究员与上海交大盛政明教授、人民大学王伟民教授等人合作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题为Dense polarized positrons from beam-solid interaction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报道了强场量子电动力学(QED)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通过电子束直接驱动固体靶高效激发多光子Breit-Wheeler(BW)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稠密极化正电子束的物理现象,揭示了QED场强下束靶相互作用新机制,为高能极化正电子. 2024-06-11

AI助力喷注本源鉴别——改变未来对撞机实验游戏规则的新技术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阮曼奇团队、北京大学周辰团队和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曲慧麟研究员,近日提出了一种喷注本源鉴别技术。这一技术可大幅提升高能对撞机实验的科学发现能力。该成果于2024年5月31日在国际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Phys. Rev. Lett. 132.221802 (2024)),被审稿人评价为世界顶级的鉴别性能,改变了游戏规则,开创了未来对撞机实验上精确测量的新视野。夸克和胶子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中的基本粒子,与电子或光子不同,夸... 2024-06-03

微型低成本便携式重建型光谱仪研制成功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红外物理与工程团队利用光化学重塑技术,对金纳米棒及薄膜光谱透过率进行原位调节,设计出一种微型低成本便携式重建型光谱仪。相关科研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Acs光子学》。光谱被称为物质的指纹。通过对物质的透射、反射、吸收或发光光谱的分析,便可得知物质的光学特征、温度、元素成分等信息。光谱仪是获取光谱信息的重要工具,相比于实验室中笨重且昂贵的传统台式光谱仪,微型化、便携化的光谱仪可适... 2024-05-30

研究发现来自伽马射线暴GRB 221009A的400GeV延滞光子并推断星系际磁场强度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利用费米卫星大面积伽马射线望远镜(Fermi-LAT)的观测数据,发现了一个来自伽马射线暴GRB 221009A方向的400 GeV光子,并利用这一观测发现实现了星系际磁场强度的首次推断。相关研究成果以A delayed 400 GeV photon from GRB 221009A and implication on the intergalactic magnetic field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Fermi_Gamm 2024-05-29

量子机器学习用于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物理分析的研究进展

近日,北京大学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周辰团队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方亚泉团队合作,在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希格斯物理的模拟分析中,尝试基于国产的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支持向量机(QSVM)的ML算法,分析希格斯粒子衰变到双光子过程,达到了与传统SVM类似的敏感度;并且,基于国产量子计算机硬件的结果与国际上同类量子计算机的结果也是可比的。 2024-03-18

组织分子成像技术的发展利用多探针实现数百微米级成像

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目前用于动物和人类的分子成像。然而,该技术面临着一些限制,包括相对较低的空间分辨率和与同时使用多个探头相关的挑战。 2024-01-07

一个假想粒子的“寻宝游戏”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轴子太阳望远镜”则另辟蹊径,利用X射线望远镜探测太阳产生的轴子。太阳中的核反应过程会产生中微子、高能光子等多种粒子,也可能产生轴子,而且产生的轴子动能极高,其转换产生的光子能量在X射线波段,可用X射线望远镜观测到。 202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