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新闻
科威特科学研究所 (KISR) 的 Saif Uddin 就是这样一位研究员。他的研究所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利用核技术研究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例如海洋酸化和海水变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2023-01-28
俄罗斯原子能公司已经开始在卡卢加地区奥布宁斯克的卡尔波夫物理与化学科学研究所建设一个新的工厂,用于生产医用同位素产品。该工厂将生产广泛的放射性药物,包括基于碘-131、钐-153和钼-99同位素的药物。它还将开发基于镥-177、锕-225、镭-223和其他同位素的有前途的活性放射性药物。
2023-01-26
伊朗原子能组织(AEOI)负责人表示,伊朗在放射性药物生产方面已经达到国际标准,并补充说,每年大约有100万患者使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2023-01-26
阳波一行参观了101重水反应堆和230MeV超导质子回旋加速器,并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
2023-01-22
由柳卫平、李志宏等完成的“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装置的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中核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由杨文、贺新福等完成的“反应堆结构材料辐照损伤多尺度模拟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中核集团唯一一项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原子能院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由张天爵、贾先禄等完成的“10~2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自主研发和创新应用”项目荣获中核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由薛小刚、朱庆福作为团队带头人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临界安全创新团队”荣获中核集团创新团队奖。
2023-01-21
通过研究水的同位素,科学家可以为如何保护和管理这种资源提供指导。水和其他物质中天然存在的稳定同位素的数量用于揭示水的来源、运动、质量和年龄,以及识别污染源。例如,通过特定同位素的浓度测量的水龄范围可以从数月到数百万年不等。地下水年龄是预测污染物存在和了解含水层补充速度的关键。
2023-01-19
近日,原子能院核安全研究所项目团队针对强辐射场环境智能装备应用,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款MGy(兆戈瑞)级抗辐射三线译码器芯片,是宇航级芯片抗辐射总剂量1kGy的1000倍,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满足了强辐射场环境工作的智能装备对该功能芯片的抗辐射加固需求,同时也为其他功能芯片的抗辐射加固奠定了研究基础,提高了核工业智能装备和系统在强辐射环境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023-01-18
任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微堆室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微堆海外市场开发工作,参与完成加纳、尼日利亚微堆低浓化改造工作,负责泰国微堆设计与建造。2022年逆行赴非洲进行研究堆与核技术海外市场开发,实现尼日利亚微堆零功率装置重大进展。
2023-01-17
近日,由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激光核物理团队与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合作开展的激光核物理实验中的中子探测器标定研究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为有效提升激光驱动中子源标定精度、建立中子探测器标定标准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01-17
氘是氢的稳定同位素 ,与“普通”氢原子或氕不同,它还含有一个中子。同位素氘有一个质子、一个中子和一个电子。
2023-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