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钟新闻
					
				
				
				
										
												
												
							
							其中一类重要实验使用的是原子或原子核,因为它们对暗物质信号具有令人难以置信的敏感度。部分原因在于,当暗物质粒子质量非常小时,会引起自然常数的振荡。这些振荡,比如出现在电子质量或电磁力相互作用的强度中,会以可预测的方式改变原子和原子核的跃迁能量。
							
								2023-02-16							
						 
					 
										
												
												
							
							为了找寻这样的路标,物理学家们会在地下深处的金矿中,等待暗物质粒子与某种特殊的晶体发生碰撞;他们也可能小心谨慎地使用世界上的那些最好的原子钟,通过经年累月地计时,试图发现它们所显示的时间是否略有不同;再或者,他们会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等粒子加速器的环形轨道内,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撞击粒子……
							
								2022-11-20							
						 
					 
										
												
												
							
							研究人员创造了现有光学原子钟的一个有力竞争对手,其所使用的方法是普遍适用的,允许研究许多不同的高电荷态离子,其中包括可用于搜索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扩展原子系统。
							
								2022-11-07							
						 
					 
										
												
												
							
							近年来,基于超冷原子光晶格的光波段原子钟(光钟)的稳定度已进入E-19量级,将形成新一代的时间频率标准(光频标),结合广域、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传递可以构建广域时频网络,将在精密导航定位、全球授时、广域量子通信、物理学基本原理检验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2022-10-06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收官之星”发射圆满成功,为全球服务提供坚实的基础。原子能院为其搭载的铷原子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铷同位素,为北斗导航的精准度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卫星飞向苍穹。铷原子钟(简称铷钟)被誉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心脏”,能够为系统提供高稳定的时间频率基准信号,是一个国家是否具备独立发展导航系统能力的核心标志之一。
							
								2022-08-18							
						 
					 
										
												
												
							
							目前最精确的钟是“原子钟”,其背后的控制系统利用原子中的一条特别稳定的谱线做钟摆,能做到百亿年误差不到一秒。
							
								2022-03-15							
						 
					 
										
												
												
							
							当地时间2021年9月9日,2022年度“突破奖”在旧金山公布。其中,日本东京大学的香取秀俊和华人物理学家叶军因光原子钟方面的成就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2021-09-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院士、石发展教授等人在固态体系中开展了首个类原子缺陷全同性检验,频率检验精度达赫兹级,并基于这一检验结果提出新型固态原子钟方案。
							
								2021-08-04							
						 
					 
										
												
												
							
							世界上最精准的“原子钟” 2000万年误差不超1秒,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
							
								2021-04-02							
						 
					 
										
												
												
							
							科学家们正在以空前准确度部署并比较原子钟。据英国《自然》杂志24日发表的一项物理学最新成果,科学家以迄今最高的准确度详细比较了基于铝、锶、镱的三种原子钟,该研究为下一步部署可移动、机载、远程光钟网络奠定了基础,并朝着更精准复现秒定义的目标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