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新闻
四川省作为核技术、核产业大省,医用同位素产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等科研机构,在医用同位素生产的反应堆、加速器等核心设施和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国内领先。
2023-03-09
国际标准《反应堆技术-核聚变反应堆一核聚变堆高温承压部件的热氦检漏方法》于2023年3月6日正式发布!
2023-03-08
加强联合创新攻关,推动产业发展,加强核物理与化学、反应堆工程、核燃料、核电子与探测技术、同位素、三废治理等领域的合作;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加强双方人才培养与交流,探索互动型培养模式。
2023-03-06
《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水压试验与在役检查策略技术见解》总结了国内外核电厂定期水压试验和在役检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实践经验,从断裂力学、无损检验能力和国际实践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为定期水压试验和在役检查工作策略调整提供了技术基础,有助于后续科学指导国内核电厂定期水压试验和在役检查工作。
2023-03-04
韩国通过运行其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即韩国超导托卡马克高级研究中心 (KSTAR),一直在全球聚变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它建于 2007 年,半径为 0.5 至 1.8 米。科士达以全超导磁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以 ITER 为主导的聚变反应堆运行技术,并通过在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反应堆更长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内限制和维持氢等离子体,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2023-03-02
Wendelstein 7-X 是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聚变装置。其目标是调查此类设施是否适合发电。仿星器不同于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例如英国的联合欧洲环面 (JET) 或法国正在建设的 ITER。托卡马克装置基于统一的环形形状,而仿星器则将这种形状扭曲成 8 字形。这避免了当限制等离子体的磁线圈在环形环外侧的密度必然较低时托卡马克装置面临的问题。
2023-03-01
介子是带电的亚原子粒子,比电子重约 200 倍。μ 子射线照相术(或 muography)分析宇宙射线中的μ子如何穿透物体并利用此信息生成二维图像。该技术类似于医学成像中使用的 X 射线照相术,其中宇宙射线辐射取代了人工产生的 X 射线,μ 子跟踪器取代了射线照相板。
2023-02-28
IAEA 通过其成员国支持计划 (MSSP) 参与 SBD 讨论。MSSP 允许感兴趣的国家、反应堆设计者和 IAEA 之间公开交流设计信息。原子能机构还通过 SMR 监管者论坛让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该论坛汇集了核安全和安保专家,讨论与 SMR 监管相关的挑战并分享经验。
2023-02-23
中国先进研究堆是目前国内唯一采用反中子阱型堆芯的研究堆,反射层内具有一个开阔的应用空间可以有效利用反应堆产生的高品质中子场,拥有25根垂直孔道、9根水平孔道,可以进行燃料材料考验、中子散射实验、放射性核素辐照生产、中子活化分析、核数据测量、中子照相、单晶材料辐照掺杂、核仪器仪表考验等工作。
2023-02-23
中微子是组成自然界最基本的粒子之一,中微子及其反粒子共有6种,反应堆释放出的是其中之一——反中微子。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燃料会持续裂变,其裂变产物多为不稳定核素,平均每发生6次贝塔衰变后,会产生6个反中微子。一个热功率为1GW(百万千瓦)的反应堆每秒释放出的反中微子数目约为2×1020个。
2023-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