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复旦大学新闻

兰州大学联合复旦大学研究团队基于BESIII数据发现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证据

近日,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核科学与技术学院肖栋青年研究员与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课题组合作,在Ω-超子激发态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Evidence for two excited Ω- hyperons为题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34, 131903 (2025))上。该成果基于中科院高能所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的北京谱仪III(BESIII)探测器获取的实验数据完成。1964年,盖尔曼(M. Gel 2025-04-21

高能强流极化电子束物理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2025年4月12日至13日,在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的倡导下,基于SHINE高能强流极化电子束的粒子物理核物理平台建设研讨会在复旦江湾校区成功举办。 此次研讨会聚焦于探讨利用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的电子束,建设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平台。会议邀请了全国相关领域20余位专家的参与。GeV能区的高能电子束在探测原子核内部结构、强子内部结构以及暗物质粒子性质等基础科学前沿问题上发挥着关键作用。SHINE作为我国新一代大科学装... 2025-04-20

上海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与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签署联合培养核技术专业人才协议书

2024年3月10日下午,上海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朱毅,总工程师戈立新等一行来我单位开展党建共建,调研交流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核安全技术合作创新等,并进行了《联合培养核技术专业人才协议书》签约仪式。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党委书记赵强、副书记陆广成热情接待了来访嘉宾。上海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任洁、电离辐射监测科副科长张磊、团支部书记李晓凤,核科学与技术系姚科教授、张有... 2025-03-13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核医学科与肿瘤内科联合申报的临床医疗新技术荣获 “中山诺贝尔” 二等奖

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年度工作会议上,一则喜讯传来:由核医学科与肿瘤内科共同申报的《68Ga-DOTATATE与18F-FDG双核素联合双低剂量PET显像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一体化中的临床应用》,在素有 “中山诺贝尔” 之称的临床医疗新技术应用推广奖评审中斩获二等奖 2025-02-10

马余刚院士课题组在(反)超核自旋极化效应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在重离子碰撞中(反)超氚核的整体极化效应理论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提出了利用重离子碰撞中(反)超氚核的整体极化效应提取其内部自旋结构的新颖方法 2025-01-16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课题组在《物理评论快报》(PRL)上发表关于粲介子半轻衰变的最新研究成果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罗涛课题组和湖南大学的张书磊副教授,中科院高能所的董燎原研究员合作,在粲介子半轻衰变的实验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2025-01-13

“准单能伽马源的光核反应与关键技术研究”2024年项目年会暨SLEGS-2024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成功举办

2025年1月3日至5日,基于大科学装置的前沿研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准单能伽马源的光核反应与关键技术研究”2024年项目年会暨SLEGS-2024研讨会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成功召开 2025-01-10

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四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批立项

2024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重点专项立项结果公布,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牵头的四个项目喜获立项 2025-01-06

2024年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上海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由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承办的2024年度粒子物理与核物理上海研讨会于12月20日至22日在复旦大学江湾校区成功举行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