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科学装置新闻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科学装置。
2023-02-22
该成果利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和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把核聚变反应比喻成一道闪电,那么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一道道闪电收集在‘磁笼子’里,聚集更高的能量,然后长时间持续地向外稳定输出这些能量,为人类所用。”有关人士介绍说,新发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将能“聚集更多的闪电”,不损坏“磁笼子”,并长时间保持稳定运行。
2023-02-09
大科学装置对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早在其建设阶段便已凸显。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设过程,也是自主攻关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的过程。
2023-02-04
一些我国正在攻关和引领的前沿科技,或许潜移默化给予了电影创作者灵感。比如“行星发动机”与中核实验装置的视觉相似性;比如运送聚变燃料的巨车,让人联想到中国大量生产的巨型矿车,现实中,国产运矿卡车靠着恶劣工况下的优秀表现打败众多国际竞争者;再比如片中战斗机、无人机纠缠拼杀的场面,人工智能的强大与冰冷理性,展示太空天梯的长镜头,很自然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在无人机、AI和太空新设备上的突飞猛进。
2023-02-01
借助北京同步辐射装置X射线荧光微分析实验站硬件和软件功能升级契机,发展了基于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二维/三维成像技术、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谱技术、二维质谱成像技术及微区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的空间金属组学(spatial metallomics)研究框架。
2023-01-28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
2023-01-19
江门中微子实验是我国正在建设的五个大科学装置之一,肩负着探索中微子质量顺序的使命,工程自2015年开工建设以来,已经进入到第8个年头。
2023-01-17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期该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利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和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023-01-10
如今,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经建成包括通用粉末衍射仪、多功能反射仪、小角散射仪、多物理谱仪和大气中子辐照谱仪在内的5台谱仪。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的设计通量是同功率英国散裂中子源谱仪的4到5倍;分辨率与兆瓦级的美国散裂中子源同类谱仪相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3-01-05
全世界第四台、我国目前已建成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散裂中子源,因为其观察物质内部结构的能力,常被大家称为“超级显微镜”。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