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育种新闻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目前,我国通过航天育种,已经筛选新材料1200多份,培育水稻、小麦、大豆、蔬菜等新品种260多个,年推广面积4000多万亩。
2022-10-31
校长季峻岭介绍,在复三小学,每年春天,孩子们会开展太空育种实验。当看到航天员们和云南大理州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比较起他们同时在太空和地面的拟南芥长势时,同学们听得格外仔细。对于太空育种,四(6)班李睿扬有着自己的心得,“我在地面上培养的太空辣椒长势茁壮,从刚开始发芽到长出红红的辣椒,上面没有一点蛀虫,这就说明它的抗虫性很好!我没有给它施过一点肥,说明它吸收营养的能力也很强!”这个春天,受到疫情影响,孩子们无法拿到种子,邵敏老师就替孩子们培育番茄小苗,并在九月的开学典礼上和大家分享图片。
2022-10-13
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助力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智能机器人等智慧产业加速发展,还孕育了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太空农业等新业态;
2022-10-10
当湖南油茶的种子进入太空,能否借助太空诱变力量选育出“超级种子”?今天,岳麓山林木航天育种联合实验室揭牌,省林业科学院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实施油茶航天育种工程。
2022-09-30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简单来说,让种子先“上天”再“入地”,经过筛选、杂交、鉴定等,最终形成新种质资源的过程就是太空育种。
2022-09-23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的太空育种计划已经帮助生产了 300 多个农作物品种和 700 种新型植物,包括蔬菜、水果和花卉。总种植面积已超过280万公顷,大致相当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面积。
2022-08-12
刘录祥: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的育种高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相比,太空育种最大优势在于空间诱变材料的有益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创制出高产、早熟、抗病等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
2022-08-03
“太空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航天器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育种技术于一体,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中最尖端的科学技术课题之一。
2022-06-20
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2022-06-13
相比传统育种,太空育种具有更高的基因变异概率,有助于培育出更加速生丰产、抗逆性强、心材率高的降香黄檀新品种。科研工作者通过将精挑细选的种子送入太空,充分利用宇宙辐射、高真空、微重力等环境,促使种子内部的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后期再经实验室组织培养等手段,以达到新品种选育的目的。
2022-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