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子新闻

科学家在跨能量尺度原子核结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近日,复旦大学马余刚院士团队和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贾江涌教授团队合作在RHIC-STAR国际合作组首次基于高能重离子碰撞方法成像原子核结构并取得重要突破。这项突破不仅对研究极端物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性质至关重要,还为跨能量尺度研究原子核结构信息提供了新颖和独立的实验测量手段。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11月7日以Imaging Shapes of Atomic Nuclei in High-Energy Nuclear Collisions(在高能核碰撞中对原子核的形状进行成像)为... 2024-11-15

首次使用的硼酸制备技术,拿捏了!

2024年11月6日,太平岭核电1号机首次采用了富集硼来制备硼酸。硼酸在核电站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吸收中子来控制发生核反应堆的速度,同时降低一回路材料腐蚀,确保压力边界完整性,确保核电站稳定安全的运行。制硼工作作为装料前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太平岭核电在以前使用天然硼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变,首次采用天然硼+富集硼+水的制硼方式,效率大大提升!尽管面临着复杂的系统状态、首堆制硼经验不足等多... 2024-11-14

CMS开发了新的人工智能算法

在LHC运行3期间,实验中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创新的机器学习技术,这将提高探测器最关键部件之一的数据质量。(图片:欧洲核研究组织)在探索发现自然的基本粒子和力量的过程中,高能量实验所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是 大型强子对撞机 正在确保所收集的大量数据的质量。为此,为实验的各种子探测器建立了数据质量监测系统,并在检查数据的准确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一个子探测器是 通信管理系统 电磁量热计(ECAL),它是碳纤维中的一个重要... 2024-11-14

IPP的最新实验证实了“RMP通过形成磁岛抑制ELM”的假设

研究团队合影,从左到右分别是Verena Mitterauer、Matthias Willensdorfer 博士、Matthias Hoelzl 博士、Wolfgang Suttrop 博士近日,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研究团队在ASDEX Upgrade托卡马克装置上进行共振磁扰动(RMP)抑制边界局域模不稳定性(ELM)的实验过程中,用高时空分辨的电子回旋辐射诊断,在等离子体边界台基的顶部区域,首次清晰地观测到小磁岛的形成,为磁岛导致ELM抑制的理论提供了关键的实验证据。该项研究成 2024-11-14

太和县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联合癫痫中心成功开展皖西北地区首例PET-MRI融合图像指导下的迷走神经刺激器置入术

2024年9月,安徽省太和县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成功开展皖西北地区首例PET-MRI融合图像指导下的迷走神经刺激器置入术(VNS),标志着该院在癫痫分子影像诊疗领域迈出重要一步。癫痫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长期发作可引起神经生物学异常、认知功能下降以及严重的社会心理学问题。运用多模态的影像学技术精准定位致痫灶并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干预是控制药物难治性癫痫发作最有效的方法。然而,PET/MR技术对基层医院存在较高的专业门槛和技术难度,如... 2024-11-14

闪耀核博会,SNPI备受关注

11月11日—13日,以高质量创新发展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2024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以下简称核博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中国广核集团携华龙一号、和睦系统、核电智能装备、核电数字化转型案例、核电机器人及质子治疗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亮相,全方位展示了中广核在核能、核燃料、非动力核技术以及数字化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创新技术。公司主管道焊接机器人、漏液监测系统、水下耐辐照摄像... 2024-11-13

来自 100 个国家的约 2.5 万人参加了 Rosatom 国际测验 Global Atomic Quiz 2024

11 月 10 日世界科学日,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第五次举办了 2024 年全球原子测验,旨在了解核技术如何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今年,有奖活动在线上和线下举行,吸引了来自100个国家的2.5万人参加(相比之下:2023年,有来自60多个国家的约1万人参加了有奖活动)。全球原子测验教育项目的规模每年都在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传统上,测验以线下形式在世界各地的核技术信息中心、学校和大学举行。今年,俄罗斯科学和文化中心首次加入该项目。... 2024-11-13

福建物构所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闪烁体研究取得进展

X射线探测技术在疾病诊断、异物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闪烁体作为X射线探测技术的核心器件,是一类可以将高能辐射如X/γ射线、α/β粒子、中子转化为可见光或近可见光的材料。而高效闪烁体需要具有高产光率、高能量分辨率、快速响应时间、灵敏的电离检测以及出色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面向这一需求,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郭国聪与郑发鲲团队在锰基有机金属卤素杂化闪烁体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锰基有机金属卤素... 2024-11-13

物理学家首次捕获分子“电子冰”

科学家们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获得分子电子冰的图像,因为所使用的技术破坏了研究对象。证明电子晶体存在的同一小组提出了一种修改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方法,并获得了维格纳分子的第一张图像。电子通常在材料中移动得非常快,以至于它们不会与任何东西形成键。 20 世纪 30 年代,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 (Eugene Wigner) 预测,电子可以在低密度和低温度下静止,形成电子冰,又称维格纳晶体。2021年,在美国伯克利,王峰和迈克尔·克罗米领导的研究小组证明了... 2024-11-13

零碳,华龙一号,高温堆!中国核电闪亮亮相大湾区

在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即将迎来核工业创建70周年之际,11月11日,以高质量创新发展 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启幕,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核能产业链企业等单位的1200多名代表参加,深入交流探讨新时期核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中核集团携一系列高新产品和应用方案亮相。中核集团以核力无限,共创未来为主题、核能三步走战略为主线,集中展示集团公司核工业全产业链内容,吸... 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