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子新闻

华东理工大学蛋白靶向降解策略研究获进展

随后,研究人员针对肿瘤细胞ER内过表达的内源性分子伴侣GRP78构建了特异的靶向降解体,利用WB和免疫荧光成像技术验证了GRP78同样可被有效降解。该工作利用具有ER靶向能力的cDOS构建了一类自噬途径依赖的蛋白降解体系,能够高效降解膜结合细胞器内表达的蛋白质,为现有的蛋白靶向降解策略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 2022-09-22

核技术应用的10件大事,都有啥?

9月21日,国家原子能机构2022年第三季论坛在京举办,发布了核技术应用领域十件大事,展示了核技术近年来在国民经济领域的重大应用成果。 2022-09-22

新型平台促使更多新成果诞生

该项目运用电子束CT三维重建技术,立体、详尽和精确的显示患者颅骨缺损的状况及其缺损处与周围解剖结构的相互关系,模拟颅骨的自然形态,经过CT的数据处理、医学的三维重建、颅骨自然曲面的表面绘制、计算机图形图像的辅助设计和高分子材料的数字制造5项程序,可为患者实施数字化颅骨修复。 2022-09-22

污水处理、辐照灭菌……多项核技术应用成果发布

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董保同在致辞中指出,核技术是当代公认的高新技术,具有技术含量高、应用领域宽、发展前景广等特点,在工业、农业、医疗、环保、安全等国民经济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保障民生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2-09-22

在同位素分离技术的赛道上跑出更好成绩

铷钟的精度决定了卫星导航时间、位置的准确度,若铷钟存在1秒误差,定位会偏离30万公里。而其核心工作物质——铷87同位素将直接影响到铷钟的精度。这一关键物质,正是由原子能院EMIS-170同位素电磁分离器提供的。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台尚在运行的大型同位素电磁分离装置。 2022-09-22

新聘14位专家 原子能院召开战略研究工作推进会

为充分发挥首席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在顶层谋划和重大战略研究中的作用,推动原子能院建设成为核科学技术思想策源地和基础性、前瞻性、先导性、工程性综合科研基地,战略研究中心聘任胡石林、罗志福、王国宝、张天爵、赵守智、何高魁、季松涛、吕征、林承键、何辉、杨文、杨洪广、李志宏、殷治国14位专家为战略研究特聘专家。薛小刚为参会特聘专家颁发聘书。 2022-09-22

中国质子和碳离子治疗的蓬勃发展(三):质子和碳离子治疗临床实践

本部分总结了中国采用粒子治疗的主要癌症类型,包括治疗方式、患者数量、患者性别、患者年龄、总生存期、局部控制、后期毒性和治疗中心(表5)。下文内容为对不同癌症的详细描述。 2022-09-22

高能所老科协组织学术沙龙活动

自1989年北京谱仪开始运行,我国在陶粲能区物理实验研究中已辛勤耕耘30余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奠定了我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地位,为实现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做出了重要贡献。苑长征回顾了北京谱仪实验研究对粒子物理发展所起的作用,报告了BESIII实验的研究现状和近期计划,以及我国和国际上对下一代陶粲能区物理实验进行的预研。 2022-09-21

2022年CSNS靶站谱仪运行年会召开

9月16日至17日,2022年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靶站谱仪运行年会在广东省清远市召开。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高能所东莞研究部与国内其他中子源和同步辐射装置的15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2022-09-21

江门中微子实验完成首批20英寸光电倍增管防护罩装配

在完成大量的设计优化和装配试验后,江门中微子实验于2022年8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开始了20英寸光电倍增管(PMT)防护罩的批量装配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首批共1000支的装配,其中360支已运抵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现场,为即将开始的PMT安装做最后的准备。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