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子新闻

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 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

“嫦娥石”是一种磷酸盐矿物,呈柱状晶体,存在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创新团队,通过X射线衍射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手段,在十四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 2022-09-09

新一代“质子刀”武汉安家 每年可服务1500名癌症患者

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党委书记张涛教授介绍,与传统光子放射治疗方法相比,质子独具布拉格峰剂量分布曲线,被誉为放疗界的“屠龙刀”。通俗来说,协和的这把“质子刀”可将质子射束加速到16万公里/秒,在抵达肿瘤病灶前,能量仅有不足25%的释放,抵达病灶时立即释放至能量峰值,360度无死角实现肿瘤部位的“定点爆破”,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健康组织和器官的损害,治疗精度可控制在1毫米以内。 2022-09-09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团队报道18F-FDG PET可作为监控肿瘤对FGFR靶向治疗响应的影像标志物

该项研究成功地运用分子影像技术,对FGFR靶向治疗肿瘤的响应进行了功能层面的在体、定量、动态的可视化评估。首次发现了18F-FDG PET与FGFR靶向治疗耐药的关联,并建立了18F-FDG PET影像标志物特征与FGFR/mTOR/HK2分子调控机制的相关性。 2022-09-09

薛小刚带队赴皖调研中核桐源碳-13项目

中核海得威、中核桐源以及原子能院产业开发部、核技术综合研究所相关负责人参加调研。 2022-09-09

【领航中国】科技自立自强 筑国家强盛之基|新闻联播

捕获未知,在700米深的地下,江门中微子实验核心探测设备正在安装,将进一步揭开宇宙起源的未解之谜。 2022-09-09

“北山一号”研制成功!全球首台大坡度螺旋隧道硬岩掘进机下线

2021年6月,中国北山地下实验室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参与范围最广的地下实验室,填补我国在高放废物处置技术地下现场研发平台及设备的空白,为攻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这一世界性难题提供试验平台和基础。同年10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全球设立的首个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协作中心落地核地研院。 2022-09-08

科学家们在寻找暗物质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物理现象

铍-11是晕核的一个例子。它是铍元素的一种形式,或者说是同位素,它的核内有四个质子和七个中子。它将这11个核粒子中的10个保持在一个紧密的中心团中。但有一个中子漂浮在远离核心的地方,松散地与原子核的其他部分结合在一起,有点像月亮环绕地球。 2022-09-08

自适应质子治疗(二):自适应放射治疗的目标、策略及自适应光子治疗的应用

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不仅有更准确的患者摆位,同时也为每日自适应治疗打开了新的大门,这种方法可以直接通过影像扫描确定治疗时的位置,不需要额外进行CT扫描。假设一个CT切片图像中没有变化,基于日常CT成像采用多叶准直器位置调整的方法进行在线自适应。 2022-09-08

国科大让本科生挑战粒子物理最难技术,成功了!

今年7月,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底夸克物理实验(LHCb)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了3个新奇特态粒子。其中两个“四夸克态”强子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粒子物理实验团队主导发现。这为确认自然界中存在超出常规重子与介子的新物质形态提供了全新的实验证据,将加深人类对宇宙中物质最基本结构的理解。 2022-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