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子新闻

刘昭飞/李囡/杨兴合作团队开发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疗效早期判断的新型核医学成像方法

报道了一种新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成像探针,通过对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活化T细胞分泌的颗粒酶B的在体成像精确反映细胞毒性T细胞的效应功能,进而实现对肿瘤免疫治疗疗效的早期精准判断。 2022-07-18

宋杨美惠:177Lu-FAP-2286肽靶向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可行性、生物分布及初步剂量测定:首次人体试验结果

因此,考虑到177Lu-FAP-2286的有效肿瘤半衰期(平均值:骨转移灶44小时,肝脏单发转移灶32小时),与177Lu或225Ac相比,67Cu或90Y(具有更高β粒子能量的额外优势)等放射性核素可能会增加辐照量。使用这些放射性核素进一步研究有望获益。 2022-07-18

中核高通彭山基地顺利取得放药生产许可证

7月14日,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向中国同辐所属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高通”)全资子公司四川中核高通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通药业”)正式颁发放射性药品生产许可证。与此同时,中核高通委托高通药业进行放射性药品生产及生产场地变更事项同时获得批准。 2022-07-17

原子能院核技术应用系列讲坛第五讲(核医学)开讲

7月14日,由原子能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简称核技所)、国家同位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分会共同举办的核技术应用系列讲坛第五讲在原子能院开讲,我国著名核医学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教授田嘉禾受邀作题为《纵有名琴弹 更需知音赏——从核医学视角看核技术医学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北京核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姜兴东、原子能院副院长陈东风、中核集团首席专家王国宝、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 2022-07-17

科研人员确定性观测到自旋-电荷分离现象

粒子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和系统丰富的内部自由度通常给系统物理特性的描述带来挑战。在一维量子多体物理中,朝永-拉亭戈液体理论通常被用来描述一维多体系统的低能普适行为。 2022-07-17

产纤维素酶菌株诱变育种及产酶机理研究获进展

研究人员利用重离子诱变技术对非模式工业产酶菌株——长枝木霉进行辐照诱变,并选育获得优良突变菌株LC-M4和LC-M16,其滤纸酶活分别达到了4.51 IU/mL和4.16 IU/mL,较野生菌株分别提高了46.91%和35.5%。借助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人员进行了长枝木霉突变菌株与野生菌株的高产酶及分泌调控机理解析,发现突变菌株中与酶蛋白加工修饰和分泌相关途径的显著改变是纤维素酶高产的主要原因。 2022-07-17

美国Mercy质子治疗中心开始使用迈胜集成化质子治疗系统治疗

Mercy质子治疗中心位于David C. Pratt癌症中心,配置MEVION S250i*质子治疗系统、HYPERSCAN®超高速笔形束扫描技术和Adaptive Aperture® pMLC自适应质子多叶准直器,可为肿瘤靶区提供更快、更精准的剂量递送,并将对周围健康组织及危及器官的损害降至最低。 2022-07-15

PCBA电子元器件精细化促进检测行业发展

电子行业使用的 X 光检查机已经成为生产流程中一个日益增长的重要部分。由于能够检测产品中的污染物、缺陷和其他不合格,X 光检查机逐渐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筛选工具,用于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 2022-07-15

极紫外泵浦-飞秒红外激光探测成像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建设并发展了新一代极紫外/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光源(Free electron laser,FEL),为物理、化学和材料等基础科学研究提供了极紫外-X射线波段超强、超快的相干光源。光学薄膜反射镜是极紫外/X射线FEL光束线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光学元件,以实现光束的偏转、单色、聚焦等功能。 2022-07-15

放射性药物获得癌症治疗学潜力的牵引力

核医学涉及使用放射性来诊断或治疗一系列疾病。例如,在癌症中,一种称为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原子可以附着在一种可以猎杀体内肿瘤的药物上。这为治疗诊断开辟了道路,您可以在其中对肿瘤进行成像并比化学疗法等传统疗法更容易地摧毁它们。 2022-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