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子新闻

中国同辐助力玉溪市人民医院核医学诊疗示范项目启动

日前,中国同辐、原子高科代表一行与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专家组抵达玉溪市人民医院进行核医学诊疗工作推进示范项目现场调研和项目启动。专家组首先抵达医院核医学科进行实地考察,详细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及学科发展现状,对科室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指导。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汪静教授、第十届主委李亚明教授、8-11届委员兼副秘书长王雪梅教授、云南省医学会核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邓智勇教授,云南省部分核医学专家代... 2025-03-23

国际研究小组在核聚变湍流模拟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一项全面的实验研究中,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证实了领先的湍流模拟代码的计算,这标志着理解核聚变装置湍流传输过程的重大突破。该研究现已发表在科学期刊《自然通讯》上,为预测核聚变发电厂的性能奠定了重要基础。来自加兴 IPP 的核心团队将 ASDEX Upgrade 的两次放电的等离子体测量数据与…… [更多]照片: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Frank Fleschner未来的核聚变发电厂旨在通过融合轻原子核来高效地产生可用能源。其... 2025-03-22

美国能源部EM办公室有望在核能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周,美国能源部(DOE)环境管理局(EM)高层领导表示,该办公室有潜力在美国正在进行的核能复兴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今年的废物管理会议上,EM在帮助美国能源部实现更广泛目标(例如释放商业核电)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成为了小组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EM高级顾问罗杰·贾雷尔(Roger Jarrell)表示:在正确的领导力和正确的想法下,现在是最佳时机。作为一个重要例子,EM高层领导人指出,橡树岭保护区的成功清理工作已吸引众多新的核能公司选择在此落户。这些... 2025-03-22

日本QST与NTT建立AI预测方法 助力核聚变能实际应用

3月17日,日本国家量子与放射线科学技术研究所(QST)和日本电报电话公司(NTT)宣布,双方建立了应用于等离子体约束的AI预测方法,这一成果对于核聚变能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据悉,QST与NTT于2020年签署了合作协议。在核聚变能源开发方面,QST一直致力于国际ITER项目,并作为日欧合作互补性Broader Approach活动的一部分,开发托卡马克实验装置JT-60A。同时,NTT也参与了自然资源和能源咨询委员会,并从电信网络行业的角度强调了创新核技术的重要性... 2025-03-22

国际科学家团队首次发现钆-150原子核中的罕见脉动结构

近日,来自英国萨里大学等6个国家12个机构的国际科学家团队,首次获得了钆-150原子核中存在罕见脉动结构的直接证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这一发现为量子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并可能对未来技术产生深远影响。钆-150是稀土金属钆的放射性同位素,虽然在自然界中含量极少,但在科学技术领域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被广泛应用于超导体中,可以无损耗地传导电流;在核能领域,用于控制反应堆中的反应;在医学上,则作为MRI的造影剂... 2025-03-21

莫斯科国立大学科学家在图拉地区检测辐射水平并测试创新水过滤装置

近日,莫斯科国立大学的科学家对图拉地区的辐射水平进行了检查,此事由电视台First Tulsky在其网站上进行了报道。科学家们正在测试一种创新的现场水过滤装置,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家庭净水系统,但区别在于过滤器中的吸附剂。这种吸附剂不是吸收简单的杂质,而是专门吸收放射性核素——铯-137。铯-137通常在核试验或核事故后进入湖泊和河流,如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后,含有放射性粒子的云团就到达了图拉地区。图拉地区的普拉夫斯克被官方地图... 2025-03-21

俄科学家开发新诊断系统精准测量等离子体能量损失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G. I. Budker核物理研究所(INP SB RAS)的专家开发了一种诊断系统,该系统能够高精度地测量用于控制受控热核聚变(CTF)实验中的等离子体的开放式磁系统的能量损失。相关研究在GDL(气体动态阱)装置上进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中捕获的能量有20%到40%会在磁场中损失。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等离子体物理学杂志》上。带有标记诊断系统的 GDL 方案GDL设施与其他三个开放式陷阱——KOT(紧凑型轴对称环面)、GOL-NB(波纹... 2025-03-21

新研究实现10米外远程探测放射性物质

研究人员近日证明,他们可以使用短脉冲CO2激光从10米外远程探测放射性物质,这一距离比以前的方法远十倍以上。这一成果有望为核灾难应对和核安全领域带来全新的遥感技术。传统的辐射探测器,如盖革计数器,通常只能探测放射性物质发射的粒子,且操作范围限制在物质的直接附近。然而,由马里兰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发的新方法,利用了周围空气中的电离现象,从而实现了更远距离的探测。放射性物质会释放出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或伽马粒子等,这些粒子... 2025-03-21

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开发出环保型微生物菌株去除难分解污染物

工业活动所排放的合成染料、废塑料等有毒物质因难以自然分解,已成为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的源头。现有的化学处理方法往往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开发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近日,韩国原子能研究院先进放射线研究院宣布,在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放射线利用技术开发项目的支持下,成功开发出一种可利用放射线以环保方式去除难分解污染物的菌株。菌株是微生物根据其特性进行的一种分类,就像动物根据其作用分为侦察犬、雪橇犬、护卫犬一样... 2025-03-20

萨里大学领导的研究为中子星碰撞中核反应提供实验数据

3月18日,物理学家成功测量了中子星碰撞中可能发生的核反应,为之前仅被理论化的过程提供了直接的实验数据。这项由萨里大学领导,并与约克大学、塞维利亚大学和加拿大国家粒子加速器中心TRIUMF合作的研究,为宇宙中最重元素的形成方式提供了新的见解,甚至可能推动核反应堆物理学的发展。该研究标志着首次使用放射性离子束测量弱r过程反应截面,具体研究的是94Sr(α,n)97Zr反应。在这个过程中,锶的放射性形式(锶-94)吸收α粒子(氦核),...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