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射线新闻

“拉索”精确测量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高能辐射能谱 开启新物理探索之门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正式发布了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简称“伽马暴”,编号GRB 221009A)的高能伽马辐射的精确能谱,该结果挑战了传统的伽马暴余辉的标准辐射模型,揭示出宇宙背景光在红外波段强度低于预期。 2023-11-16

对撞机中微子的黎明

中微子是宇宙中最丰富的粒子之一,但是它们极少与物质相互作用。科学家们使用高强度的中微子源和大的探测器,已经观测到来自太阳、宇宙射线在大气中的相互作用、地球内部、超新星和其他天体的中微子,也观测到了来自人造中微子源(如核反应堆和使用固定靶的粒子加速器)的中微子。现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前向搜索实验(FASER)成功探测到了对撞束中产生的中微子。 2023-11-15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助力甲脒基有机半导体配体调控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新进展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半导体配体对钙钛矿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南开大学研究人员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雨副研究员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1W1A-漫散射实验站,开展了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GIWAXS)原位变温测试,探究了TTFA-Pb和BTFA-Pb由溶胶-凝胶到钙钛矿的成核机理和结晶动力学。 2023-11-10

迄今最遥远黑洞发现 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仅4.7亿年

美国科学家结合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发现了一个诞生于宇宙大爆炸后仅4.7亿年的黑洞的迹象,这是利用X射线发现的最遥远的黑洞。该黑洞正处于前所未见的早期生长阶段,其质量与宿主星系相似。这一结果可以解释宇宙中一些最早的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相关论文已刊发在论文预印本网站,并计划发表于《自然·天文学》杂志。 2023-11-09

新型柔性X射线探测器面世

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有机半导体材料,并利用其研制出一款新型柔性X射线探测器。这种探测器不仅“身段”更柔软,可贴合需要扫描物体的形状,从而提高患者筛查的准确性,降低肿瘤成像和放射性治疗的风险,而且成本更低,有望在癌症治疗、机场扫描等领域大显身手。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先进科学》杂志。 2023-11-08

中国首发!医科达最新一代伽玛刀Elekta Esprit重磅亮相进博会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博会)于11月5日在上海盛大开幕,全球精准放疗先锋医科达六度赴约!在继2018年首届进博会隆重首发Leksell Gamma Knife® IconTM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后,医科达在今年进博会上重磅首发又一力作——Elekta Esprit最新一代伽玛射线头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系统。 2023-11-06

从“0”到“1”打造全球领先的新一代X射线源产品

现如今,X射线成像技术已经应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医院的X光机、医用CT机,工业无损探伤、工业质检,行包/货物安检,X射线荧光仪等等,都是X射线在临床医学、公共安全、无损检测、生物制药等诸多学科领域的重要应用。 2023-10-31

中核二三2023年度无损检测职业技能竞赛圆满落幕

10月20日,中核二三2023年度无损检测职业技能竞赛在秦山分公司顺利闭幕。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核能事业部核反应堆公司徐晓刚荣获目视检验项目一等奖;中核设计检测中心曲信行荣获射线检验项目一等奖;中核设计核建恒信袁康顺荣获超声检验项目一等奖;中核设计检测中心刘伟达荣获相控阵超声项目一等奖;中核设计检测中心徐喆荣获数字射线项目一等奖。 2023-10-23

从“0”到“1”打造全球领先的新一代X射线源产品

现如今,X射线成像技术已经应用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医院的X光机、医用CT机,工业无损探伤、工业质检,行包/货物安检,X射线荧光仪等等,都是X射线在临床医学、公共安全、无损检测、生物制药等诸多学科领域的重要应用。 2023-10-18

科学家观测到脉冲星发出的高能伽马射线

据德国电子同步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公报,脉冲星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它们是巨大恒星爆发死亡留下的残骸,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的天体之一,并且拥有极强的磁场。脉冲星的磁极会发射电磁辐射束,随着脉冲星的旋转,周期性电磁辐射束如同灯塔的光柱扫过宇宙。脉冲星正因为不断发出这种脉冲辐射束,也被称为“宇宙灯塔”。 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