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强新闻

人民日报社调研组来中核集团调研,实地考察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

调研期间,人民日报社一行参观了中国核工业科技馆,实地考察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详细了解中国核工业体系、我国核科技工业的创建发展历程和先进科研成果。 2022-06-25

强化依法治核 助推责任落实——西北监督站赴甘肃矿区开展例行监督检查

西北监督站将继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强化核安全责任,提升核安全监管能力,持续推动营运单位落实全面责任,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保驾护航、赋能聚力。 2022-06-24

新型自旋量子放大技术灵敏度达飞特斯拉水平

随着量子力学基础研究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原子、分子、自旋等物理系统可以实现微弱信号的量子增强放大。相比基于经典电路的传统放大技术,量子增强放大技术具有更低的量子噪声和更高的放大增益,为提升测量精度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2022-06-24

我国研究团队揭示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重要作用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赵瑾教授研究团队与北京大学李新征教授合作,发现固体—分子界面的超快电荷转移与质子的量子动力学有很强的耦合,揭示了电荷转移过程中核量子效应的重要作用。 2022-06-24

上海高研院在量子增强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机制中取得进展

在经典光学成像中,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受阿贝衍射极限限制为≃λ/2NA,其中λ为光波长,NA为显微物镜的数值孔径。近二十年来,各种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光学衍射极限,将空间分辨率提高到纳米尺度,主流技术包括随机光学重构超分辨成像技术(STORM)、结构光照明显微技术(SIM)和受激辐射损耗技术(STED)。 2022-06-24

中核集团安全质量宣传周活动启动!

他强调,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主体,安全发展是中核集团必须牢固树立的发展理念,是核行业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是落实“三新一高”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中核集团新时代奋斗目标的必要条件。中核集团将心怀“国之大者”,弘扬安全质量文化,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共促核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2-06-22

守正创新,以高质量党建助力核安全监管现代化建设——华东监督站召开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十分重要的一年,也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巩固深化年”。上半年,华东监督站全体党员干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条不紊推进各项工作,展现出越是困难越向前的优良作风,机关党的建设工作取得扎实进展,为核安全监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 2022-06-22

研究人员推断出同位素钙 40 中不同核构型之间的过渡强度

在核物理学中,一些同位素被称为“魔法”,因为它们包含的质子或中子数量正好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壳。前几个神奇的数字是 2、8、20、28 和 50。钙 40 是最丰富的钙形式,被认为是“双重神奇”,因为它的原子核中有 20 个质子和 20 个中子。因此,这种同位素非常稳定。 2022-06-22

强化安全领导力建设,持续提升全员安全执行力

一直以来,三门核电高度重视安全领导力建设,基于总体安全绩效提升导向,按照“自上而下、由点到面、由近及远、纵深穿透”的总体思路,系统策划和深入推进安全领导力提升工作,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培育良好安全文化氛围,引领全员自主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全员安全执行力。 2022-06-2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不忘建院初心推动研产深度融合,确保核能安全

“核工业‘开业之石’馆藏在我们院,一直敦促我们要时刻牢记建院初心。”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院长陈亮(主持工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核地研院作为中核集团和中国铀业核地质领域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单位、科研骨干院所,肩负着打造“强核基石、核电粮仓”和确保“核能安全、核燃料闭环”的历史使命,要按照集团公司、中国铀业的战略部署,努力建设先进的核地质科技体系,打造研产融合、管理高效的产业体系,从而助力集团公司建设先进核科技体系,推动我国由核大国迈向核强国。 202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