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托卡马克装置新闻

中科院开放创新生态建设研讨会暨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启动会举办

磁约束聚变能研究成为中科院首个正式启动的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旨在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和国际科技合作网络。经过半个世纪的创新积累和蓬勃发展,依托合肥超环(HT-7)、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EAST辅助加热系统、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四大核聚变研究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科院磁约束聚变研究基础好、成果多、前景广,合肥科学岛成为全球核聚变研究的重要基地。 2023-05-09

中心与合肥能源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所就合作开展交流研讨

近日,合肥能源研究院、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来中心就项目合作举行交流研讨,双方围绕核聚变技术发展、联合实验室设想、已开展合作项目进展及下一步计划等话题开展交流。中心主要负责同志、相关领导,以及科计处、总体部、校验所、法规所等部门同志参加交流活动。 2023-04-25

俄罗斯的 T-15MD 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稳定等离子体

据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科瓦尔丘克称,第一个热核等离子体已经在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 T-15MD 托卡马克装置上实现,该设施正在稳定运行。T-15MD 托卡马克装置于 2021 年 5 月进行了物理发射。“已经获得了数百万摄氏度的稳定等离子体……这个最复杂、最昂贵的装置立即启动,现在正在运行,获得能量并到达全球参数,”他说。 2023-04-19

中国和德国聚变研究的里程碑

中国的托卡马克装置创造了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的新世界纪录,德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建造更小、更便宜的聚变反应堆的方法。 2023-04-14

第122254次实验获重大突破,祝贺中国科学家

第122254次实验!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 2023-04-13

磁约束核聚变|未来“太阳”——梦想照进现实

核聚变总被称作“人造太阳”,之所以有这个“昵称”,是因为太阳的能量来源就是核聚变。人类理想中的“小太阳”,就是希望在地球上造出可控的、可以持续输出能量的、经济效益可观的核聚变装置。 2023-03-14

外网大新闻:21℃实现室温超导!电力行业将巨变?

托卡马克装置,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其中央是一个环形的真空室,外面缠绕着线圈。在通电的时候托卡马克的内部会产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场,将其中的等离子体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以达到核聚变的目的。而在产生强磁场的线圈上应用超导技术,则可以使磁约束位形能连续稳态运行,是公认的探索和解决未来聚变反应堆工程及物理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 2023-03-10

韩国计划2035年后建造核聚变反应堆

韩国通过运行其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即韩国超导托卡马克高级研究中心 (KSTAR),一直在全球聚变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它建于 2007 年,半径为 0.5 至 1.8 米。科士达以全超导磁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以 ITER 为主导的聚变反应堆运行技术,并通过在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反应堆更长的温度和更长的时间内限制和维持氢等离子体,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2023-03-02

JET 展示的清洁等离子体

为了承受聚变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托卡马克的内壁必须使用高熔点金属,例如钨。然而,当热等离子体与机器壁相互作用时,钨会污染和稀释等离子体。产生的杂质可以通过吸收热量来过度冷却等离子体,然后热量以光的形式从等离子体中散失。这减少了等离子体内聚变反应的能量。 2023-03-01

德国 Wendelstein 7-X 的成功核聚变实验

Wendelstein 7-X 是世界上最大的仿星器聚变装置。其目标是调查此类设施是否适合发电。仿星器不同于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例如英国的联合欧洲环面 (JET) 或法国正在建设的 ITER。托卡马克装置基于统一的环形形状,而仿星器则将这种形状扭曲成 8 字形。这避免了当限制等离子体的磁线圈在环形环外侧的密度必然较低时托卡马克装置面临的问题。 202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