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新闻

国际首款X/γ核辐射剂量探测芯片成功实现量产

近日,由原子能院核安全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国际首款X/γ核辐射剂量探测芯片成功实现量产,实现了从1到100的产业化突破,打通了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该芯片对X/γ射线剂量率的量程为100nSv/h(纳西弗/每小时)-10mSv/h(毫西弗/每小时),可探测的能量范围为50keV(千电子伏特)-2MeV(兆电子伏特),而其尺寸仅有15mm×15mm×3mm,可在-20℃~5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同时还拥有超 2024-10-25

核运输运营商试验新帆技术

以英国为基地的核运输解决方案与智能绿色航运合作,成为第一个试验其帆技术的核运输运营商,以努力减少其碳足迹。(Image credit: NTS)联合王国核运输解决方案与智能绿色航运合作,已成为第一个在其专业船舶上安装和试用创新帆技术的核运输运营商,目的是减少其碳足迹。核电站船只由太平洋核运输有限公司(国家警察)运营,该公司主要由英国核电站(联合王国核退役管理局的一部分)以及法国核燃料公司奥拉诺和一家使用其服务的日本公用事业集... 2024-10-24

中国散裂中子源成功完成质子束窗首次更换

中国散裂中子源在2024年暑期维护期间,成功完成了质子束窗的首次更换。新研制的质子束窗通过了170kW的束流功率考验,运行状态稳定,标志着这一关键设备的技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质子束窗是连接加速器RTBT输运线与靶站的核心设备,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充气波纹管专利技术,实现上下游远程密封,确保加速器的高真空环境与靶站的氦气环境有效隔离。随着散裂中子源束流功率的逐步提升,原有质子束窗设计不能满足应用需求,设备更换需求愈加紧迫。202... 2024-10-24

圣彼得堡“InnoPlasmaTech”正在开发突破性离子等离子体技术,用于核燃料后处理和辐照石墨净化

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方法——离子等离子体技术——用于辐照反应堆石墨的净化和乏核燃料的后处理。该技术使得从石墨块中提取放射性碳成为可能,同时保持其完整性,显着减少二次放射性废物的体积并降低石墨的辐射危险等级,从而将其处置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此外,新方法对于乏核燃料的后处理将比目前使用的放射化学方法便宜数十倍。同时,它将使燃料中的成分以 99% 的效率分离,从而使其中一些成分的重复利用成为可能。研究成果,支持外部链... 2024-10-23

我国核仪器仪表领域国际标准化工作实现新突破

近期,我国提出并牵头推动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核仪器仪表技术委员会(IEC TC 45)成立了带电粒子加速器和核设施人工智能两个国际标准新工作组,实现了我国在核仪器仪表领域牵头成立国际标准技术机构零的突破。带电粒子加速器技术除了在材料科学、医学、能源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还可用于芯片制造业。核设施人工智能技术可大幅提升民用核设施的安全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围绕这两个科技创新重要领域推动在IEC TC 45新成立国际标准化工作组,为... 2024-10-22

Rosatom 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在 3D 打印机上打印核反应堆挡板

Rosatom 将使用 3D 打印机为核反应堆制作重达 11 吨的挡板。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增材技术业务领域总经理伊利亚·卡韦拉什维利 (Ilya Kavelashvili)我们目前计划建造的最大设计直径为 4.5 米,重量约为 11 吨,这将是一个核反应堆的外壳,卡韦拉什维利说道。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设计师将开始生产使用传统技术(3D 打印机 - 编者注)无法生产的零件,它们将为产品提供更好的可靠性和更大的轻便性,同时又不会失去其实用性能,Kavelashvili 强调。此前... 2024-10-22

三澳核电500千伏联网工程即将贯通 “三代核电技术”

位于浙江温州的三澳核电站是我国首个民营资本参股投资的核电项目,也是浙江省首个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的核电项目。目前,该项目的电力送出通道——三澳核电500千伏送出工程施工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今日将实现全线贯通。 2024-10-21

中广核达胜研制新型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

日前,位于苏州的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台S波段10MeV/32kW工业辐照电子加速器热测取得成功,顺利通过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监定,平均束流功率33.54kW,并实现连续24小时无故障稳定运行,突破了国内S波段工业直线加速器的最高运行记录。大功率工业辐照电子直线加速器是适用于综合辐照加工的高技术设备。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照射,可使一些物质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效应,并有效杀灭病菌、病毒和害虫:可广泛应... 2024-10-19

日本国立综合性科研中心: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QST)

2024年9月4日,日本和欧洲联合建造的托卡马克实验装置JT-60SA实现了160立方米的等离子体体积,被GUINNESS WORLD RECORDS™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托卡马克。官方认证仪式预计将于10月19日在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National Institutes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下属的那珂聚变科学技术研究所(Naka Institute for Fu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举行。N 2024-10-19

中广核再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0月1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关于颁发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的通报,由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等参与完成的《大型核反应堆燃料组件高效安全运维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型核反应堆燃料组件高效安全运维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在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 2024-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