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新闻

美国萨凡纳河国家实验室(SRNL)氚燃料循环技术

2024年10月29日,美国萨凡纳河国家实验室(Savannah River National Laboratory,SRNL)宣布,已获得600万美元的资金推进聚变相关技术研究。这部分资金将侧重于解决燃料循环和覆盖技术以及氚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等问题,包含两个项目:一是基于非水2D材料的氢同位素分离技术开发;二是Flow-Loop Integration的Li电解和CoRExt工艺的开发。... 2024-11-11

NANO Nuclear完成公开发行并投资激光浓缩技术

美国初创公司NANO Nuclear Energy已完成以每股17美元的价格增发317646股普通股的销售,此外,投资了私营激光浓缩公司LIS Technologies以开发铀浓缩和燃料制造能力,以保障其微堆燃料供应。此次增发与其最近的包销后续公开发行有关。在扣除承销折扣和其他发行费用之前,包括全部超额配售行使在内的总收益约为4140万美元(约3亿人民币),净收益约为3770万美元(约2.7亿人民币)。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Jay Yu表示,投资者对此次后续发行的需求很大,我们... 2024-11-09

瑞典提出了一个项目,研究使用小型模块化反应器生产生物炭。

瑞典铅冷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技术开发商Blykalla表示,该公司目前正在参与一个新项目,重点是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与热化学过程相结合,生产生物炭和生物油等可再生材料,然后可用于减少瑞典钢铁和化工行业的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该项目是学术界——瑞典研究机构 RISE(该项目的领导者)和皇家理工学院 KTH——以及各自的钢铁生产商 SSAB、Blykalla 和生物炭生产商 Envigas 之间的共同努力。该项目由瑞典能源署资助,已获得超过 1,000 万瑞典... 2024-11-08

美国实验室合作加快材料检验

一种新算法显著缩短了核应用3D打印部件的检查时间,降幅高达85%,为更快、更安全地检查辐照材料和核燃料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望进一步加速新核技术的开发和部署。该算法由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开发,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快速重建和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ORNL首席研究员Amir Ziabari指出,该算法能够大幅减少检查所需的成本、时间和扫描次数,同时提高扫描的准确性。更短的扫描时间还意味着每次扫描的辐射剂量减少,提升了技术人员的安全性,并... 2024-11-06

数字孪生系统助力中国环流三号新一轮物理实验

近日,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启动新一轮物理实验,由中核集团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系统首次投入使用。真空室烘烤是装置运行的关键一环,数字孪生系统为该过程装上超级眼睛,在虚拟空间构建一个和物理实体完全一样的数字模型,实现对真空室烘烤过程的全方位实时精准监测。数字孪生系统的应用,标志着中国环流三号在数字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进展,保障了中国环流三号的安全稳定运行,也为全域智能控制研发奠定了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4-11-05

重磅!我国ATF燃料组件自主研发迈出关键一步

近日,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研制的ATF耐事故特征化燃料组件,完成了两个长循环辐照运行考验,在反应堆中运行三年并顺利出堆,至此,我国完成ATF耐事故特征化燃料组件全周期商用堆运行考验。这标志着我国ATF燃料组件自主研发迈出了关键一步,是我国自主化核燃料研发保持与国际核燃料前沿技术并跑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也实现了中核集团核燃料产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方向的重要突破。ATF耐事故燃料是针对燃料元件抵御严重事故能力而提出的一... 2024-11-05

小堆推进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概念设计

美国船级社(American Bureau of Shipping,ABS)发布报告《低碳未来之路-核能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概念设计》,以应对海上核能技术面临的挑战。这份报告探讨了先进核能技术在海上应用的潜力,并对标准LNG运输船上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进行了研究。由于国际LNG贸易对全球能源安全仍然十分重要,因此对大型LNG运输船的需求不断增加。液化天然气储存在LNG船的大型低温储罐中,使天然气(主要是甲烷)保持在-165摄氏度左右的液态。LNG运输船的典型能... 2024-11-05

第十届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国际顾问委员会年会召开

 10月29日至30日,第十届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国际顾问委员会(IAC)年会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召开, CEPC执行委员会主席王贻芳院士、执委会成员、项目总体及相关系统负责人及参研人员等参加了会议。 CEPC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牛津大学教授、国际直线对撞机(ILC) 管理方案设计负责人Brian Foster主持会议。CEPC项目经理娄辛丑研究员首先概述项目总体进展情况,并介绍加速器工程设计(EDR)及探测器技术设计(TDR)国际评审... 2024-11-04

颜学庆课题组与合作者利用X射线技术解析新型缺陷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质

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颜学庆教授与深圳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合作,在铂颗粒上进行镍掺杂和构建原子尺度缺陷用于提高其燃料电池阴极性能,并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技术对改性的铂颗粒的短程和中长程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原子尺度缺陷带来的独特应变结构有利于提升催化剂的抗一氧化碳中毒和甲醇耐受性能。相关工作以配体效应与缺陷协同提升Pt基材料氧还原活性和抗毒化性能 (Harnessing the Synergistic Interplay betw... 2024-11-04

中美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协定第五工作组2024年会议在京召开

近日,中美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协定(PUNT)第五工作组2024年会议在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核安全中心)召开。中美放射源监管合作始于2007年,是基于PUNT开展的中美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具体执行机构为PUNT第五工作组,中方主要成员单位为生态环境部及其下属核安全中心,美方成员单位为美国能源部及其下属国家实验室等。合作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废旧放射源收贮、放射源设施实物保护升级、放射源运输安全,以及相关国内外培训和技术标准研... 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