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闻
AEOI核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开发了基于铼-188的放射性药物,用于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这种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的新药名为188Re-TOC,被认为是诊断和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有前途的放射性药物。
2022-12-31
依托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项目团队在深地复杂环境下强流稳定传输、高分辨BGO(锗酸铋)探测器、毫安级核反应靶的稳定性等关键技术研发中取得突破,自主研制建成了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实验装置,其束流强度、探测器效率、反应靶曝光量、实验的灵敏度和能量覆盖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该装置,团队开展了多项核天体物理关键反应的实验研究,使伽马射线天文学反应达到了最高精度、天体物理“圣杯”反应达到了最高灵敏度,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古老恒星中钙丰度的起源,在核天体物理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性成果。
2022-12-31
双方介绍了在核技术利用、铀矿冶、核与辐射应急、辐射监测等监管方面的基本情况及经验做法,同时深入探讨了日常监管中遇到的困点、难点、堵点等问题以及对策建议,为下一步持续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2022-12-30
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东北监督站)结合东北三省重点核技术利用单位例行监督检查,认真完成2022年度地市辐射安全监管抽查工作,夯实地方生态环境部门辐射安全监管责任,做好年终岁尾辐射安全工作。
2022-12-30
2022年12月29日,中国核学会核反应堆热工流体力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2022年学术年会暨国家能源压水反应堆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学术交流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核学会核反应堆热工流体力学分会、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与国家能源压水反应堆技术研发(实验)中心,哈尔滨工程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主办。
2022-12-30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是一种用于核医学临床领域的先进成像技术。医用同位素F-18广泛用于PET中检测癌症。
2022-12-30
戚建伟从医院与企业之间产学研合作共赢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从双方提升科研能力到共同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对研发中心的建设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阐述。他表示,此次合作将致力于核医学领域的赋能重塑、整合创新,践行医学与企业社会责任,推动放射性药物的临床转化及发展,共同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能力!
2022-12-30
本次立项的国际标准可用于事故情况下职业和救援人员尿样中钚含量的分析,为准确评价人员内照剂量及事故状态下医学处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标准规定了尿液前处理方法和Pu同位素纯化方法,推荐了ICP-MS和α谱仪测量方法,且这些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批量化处理、分析速度快、稳定可靠等优点。
2022-12-30
放射性药物(简称“放药”)指含有医用同位素制剂、用于疾病诊断或治疗的一类特殊药品,按用途分为诊断类和治疗类(见表1),构成了核医学发展的基石。基于诊断类放药的核医学精准分子诊断,利用示踪技术,在分子层面阐明病变组织的功能变化、基因异常表达、生化代谢变化等,具有灵敏度及分辨率高、快速、准确等优点,是目前几乎所有医学诊断技术中唯一能实现活体代谢过程功能显像的技术,可实现疾病的早期诊断,可据此制定更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方案。
2022-12-30
针对圆管中轴向超声导波发生的混频非线性效应开展了理论和方法研究。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