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新闻

合肥研究院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遥测技术实现气云三维成像

红外光谱成像检测技术是以FTIR气体探测技术为基础的在线监测技术,具备监测距离远、监控范围广、灵敏度高、监测成分多等特点,可实现泄漏气云的成分甄别、柱浓度定量和图像呈现。徐亮团队在单台设备实现气云二维探测的基础上,架设了2台AG-FTIR-GS3000型气体泄漏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仪,将多幅2D气云柱浓度图像与来自GPS和陀螺仪传感器的精确定位信息相结合,运用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实现立体气云远距离定量重建,在数字地图上创建叠加气体云的3D图像。 2022-09-27

高能所召开“机器学习技术在高能物理中的应用研讨会”

9月18日至19日,高能所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了“机器学习技术在高能物理中的应用研讨会”。本次会议由高能所副所长曹俊提议,粒子天体物理中心副主任姚志国、实验物理中心罗武鸣和计算中心汪璐召集,计算中心和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承办。 2022-09-27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等

加强核设施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确保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安全。持续强化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水平,更好服务核能核技术安全利用。 2022-09-27

用核医学诊断糖尿病并发症

医学中的三种关键核技术被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三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足、肾衰竭和心脏病。放射性药物——使用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来突出身体中的问题区域——和成像技术被用来检测这些不同的疾病。这些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对于成功的治疗结果至关重要。 2022-09-27

1nm以下制程的光刻机来了,精度远超EUV光刻机

它使用一种称为氢去钝化光刻技术的方法工作,这是一种电子束光刻技术(EBL),可通过非常简单的仪器实现原子分辨率,并使用能量非常低的电子。 2022-09-27

昆士兰大学(UQ)将创建新的靶向放射性药物先进制造(AMTAR)中心

昆士兰大学(UQ)新创建的靶向放射性药物先进制造(AMTAR)中心将汇集专家和行业,并简化新兴放射性药物技术。 2022-09-27

原子能院这十年丨当反应堆技术遇见超级计算机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院官微开设“原子能院这十年”专栏,陆续推出系列文章,聚焦十年来原子能院在强化基础研究、攻坚重点领域、突破关键技术、推动核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展现新时代四〇一人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勇攀科技高峰的创新风采。 2022-09-27

华东监督站、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单位联合开展“党旗引领生态环境保护”党建共建活动

杨凯同志指出,华能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调试和运营的新一代核电项目,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的重任,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有限公司要认真履行核电厂营运单位的主体责任,始终将安全质量摆在首位,积极开发研究核能供热、海水淡化等技术,为助力山东清洁能源建设、保障能源安全做出贡献。 2022-09-26

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促进核安全行稳致远

为进一步激发党建引领活力,持续提升京区核设施核事故应急水平,按照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的统一部署,2022年9月20日,在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的现场指导下,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北监督站)组织开展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核研院)核事故应急综合演习监督评估,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全程派员参加。 2022-09-26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等

要继续扎实做好全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运行管理和质量保证,确保向社会公众提供的辐射环境信息真实准确、全面详实、科学规范。加强核设施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确保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安全。持续强化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水平,更好服务核能核技术安全利用。 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