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新闻
1月22日,来自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米西斯(NUST MISIS)的材料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最大抗氧化能力的高强度陶瓷材料。该材料有望成为核工业及其他行业防护涂层和零件的重要基础
2025-01-23
俄罗斯科学院高温联合研究所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MIPT)的科研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B》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高精度地测定了液体和介质中锆在极高温度下的热物理性质,特别是在超临界状态下的特性
2025-01-17
来自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NUST MISIS)和俄罗斯联邦核能研究所(JSC NIIEFA)的科学家团队联合展示了如何使用混合增材制造技术生产具有改进性能的钨铜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被设计用于聚变工厂中的等离子体组件(PFC),有望提高聚变反应的效率
2025-01-13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固态相变团队青年教师林盼栋在金属材料辐照效应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cta Materialia(IF:8.3,中科院1区Top)等国际期刊
2025-01-09
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动态温度变化的研究是一个关键课题,特别是在极端条件下的材料行为研究中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温度测量手段,比如激光热成像和相位对比热成像,虽然能够提供表面或浅层温度分布的图像,却难以对材料内部特定元素的温度进行精准探测。这一技术瓶颈限制了对复杂动力学过程的深入理解
2025-01-06
杜布纳大学与俄罗斯核联合研究所(JINR)正式签署了一项协议,将以网络形式实施联合办学项目,旨在培养核物理、纳米技术、材料科学、放射生物学、大数据分析、软件开发等现代领域的高素质人才
2024-12-24
日本刀不仅在外观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复杂的金属结构和锻造工艺也使得它成为金属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关注的研究对象。尤其是在甲伏(Kobuse)技术的应用中,刀身的外层高碳钢与内核低碳钢的结合方式,给金属的晶粒分布和硬化区域带来了复杂的影响。如何通过先进的成像技术准确揭示这些微观特征,是这一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 J-PARC 中心Kenichi Oikawa教授的团队基于能量分辨中子成像技术(包括Bragg边缘成像...
2024-12-16
近期,我国提出并牵头推动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核仪器仪表技术委员会(IEC TC 45)成立了带电粒子加速器和核设施人工智能两个国际标准新工作组,实现了我国在核仪器仪表领域牵头成立国际标准技术机构零的突破。带电粒子加速器技术除了在材料科学、医学、能源研究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还可用于芯片制造业。核设施人工智能技术可大幅提升民用核设施的安全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围绕这两个科技创新重要领域推动在IEC TC 45新成立国际标准化工作组,为...
2024-10-22
6月11日至7月1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II)完成了本年度的同步辐射专用光模式运行,共为用户提供有效机时462.29小时。本次专用光参加实验的用户来自国内97个单位,包括19个中国科学院内单位、69所高等院校、5个其他研究机构、2家医疗机构和2家企业。本次专用光运行期间,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的12条光束线站投入了对外开放运行,共为280余个研究课题提供同步辐射机时。用户研究课题涉及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环境、地学、物...
2024-07-13
熔盐快中子微反应堆的先驱者Naarea正携手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与巴黎萨克雷大学,合力打造一座专注于熔盐化学的尖端实验室。这一实验室的设立,旨在成为欧洲在核熔盐反应堆及非核应用领域研发领域中的领军者。全新的创新熔盐实验室将汇聚伊雷娜·约里奥-居里物理实验室(ICJLab)在熔盐化学领域积累的20年深厚专业知识,并与Naarea在材料科学、中子学、安全分析及材料与燃料数据方面的技术专长相融合。Naarea 提出的 XAMR 的概念图该...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