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新闻
美国和英国已经制造出了由先进金属合金和石墨组成的试验包壳,现在正致力于评估它们在未来先进核能反应堆中的潜在用途。这些包壳将于2024年晚些时候在Idaho美国国家实验室(INL)进行辐照试验。美国能源部表示,在INL完成试验设计后,英国研究团队在英国Oxfordshire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 Atomic Energy Authority)Culham园区组装了8个包壳。这些包壳由578个结构材料样本组成,包括先进钢材和各种形式的石墨。研究人员希望了解每种样品对中子辐...
2024-10-12
能源部 昨天宣布 在基础聚变材料、核科学和技术项目方面,共为19个项目提供了4,900万美元的资金,这些项目涉及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的研究与发展,用于加热技术、磁铁技术、毯子、燃料循环和第一墙研究。 所有资金都将用于国家实验室,以"调整"基于实验室的基础和基础科学研究方案,使其更好地与聚变能源科学办公室(FES)的新项目相配合" 商业聚变能源大胆的十年期愿景 ."为长达三年的项目提供的资金总额为4900万美元,2024财政年度...
2024-10-11
近日,美国通用原子能电磁系统公司(GA-EMS)宣布已完成4个单独性能模型的初步开发,以支持SiGA碳化硅复合核燃料包壳技术。 此前,GA-EMS与美国能源部(DOE)签订了为期30个月的合同,为核级SiGA材料提供单独的模型。该模型具有建模和仿真功能,旨在加快当前和下一代反应堆材料的核燃料鉴定和许可流程。 SiGA是一种碳化硅(SiC)复合材料,因硬度高、耐高温等特点,几十年来一直用于工业用途。SiGA燃料棒的耐高温性能远远超过锆合金等现有材...
2024-10-11
10月7日,PPPL发布了最新消息《Stopping off-the-wall behavior in fusion reactors》,该篇报道表示硼可以帮助托卡马克内部的钨壁保持原子独立。ITER 的横截面显示了聚变系统的内壁。新的实验结果表明,将硼粉撒入容器可以保护内壁免受等离子体热量的影响。此外,新的计算机建模框架显示,粉末可能只需要从一个位置撒入。(图片来源:ITER 组织)在聚变研究领域,钨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材料,用于制造直接面对等离子体的托卡马克聚变反应堆内部部件。...
2024-10-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成功打通低温精馏法分离硼—10同位素的全套工艺技术流程,并稳定产出了丰度达70%的富集硼—10产品,这标志着我国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低温精馏分离硼—10同位素规模化技术。硼—10具有卓越的中子吸收特性,可用于反应堆的中子吸收剂或屏蔽材料,在核工业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硼—10酸是硼—10的重要产品之一,天然硼—10的丰度只有19.8%。在核电站中,富集硼—10酸的使用,可大幅减少硼酸的整体用...
2024-10-09
近期,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原子物理中心与东江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利用自主研制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实验装置开展了粉末材料LIBS信号随堆积密度和堆积厚度的变化趋势研究并取得阶段性进展,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光谱学领域的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期刊上。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ADANES, Accelerator Driven A
2024-10-08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近期发布了一项开创性研究成果:已成功构建一个用于发现核聚变设施新型合金的人工智能模型。这一突破有望助力聚变堆性能和安全性提升。橡树岭研究团队致力于应对聚变领域的一项关键挑战:寻找能在极端高温下保持优异屏蔽性能的新型合金。聚变装置目前普遍使用以钨为主的合金。这种合金虽然在耐高温方面表现出色,但屏蔽性能不够稳定。面对数量众多的金属组合,研究人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筛选效...
2024-10-08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悉,利用中国大科学装置——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SECUF),该所程金光团队和周睿团队联合中外多个研究团队,最新在镍基高温超导体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镨掺杂的双镍氧层钙钛矿材料高压四方相中实现块体高温超导电性。合作团队充分发挥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独特实验测量技术的优势,在镨掺杂的双镍氧层钙钛矿材料多晶样品中,同时提供了高压下实现块体高温超导电性的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两个关键实验证据,澄清了目前镍...
2024-10-08
纤维素是地球上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低成本、高强度、可生物降解等特点,在纺织、造纸、生物医用、包装、电子器件等领域得到应用。纤维素因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电化学稳定性在二次电池固态电解质(SSE)中展现出潜力,但纤维素的离子绝缘性使其局限于惰性支撑材料应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曹安民课题组利用纤维素丰富的化学平台进行均相衍生化改性,通过绿色可扩展的工艺,将惰性的纤维素转化为高性能...
2024-09-29
核聚变被视为人类的终极能源。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关键挑战之一在于解决关键材料问题。作为聚变堆面向等离子体部件的首选材料,金属钨将在高温条件下遭受到高能中子的轰击,导致材料内部产生大量的离位损伤缺陷,进而严重削弱其服役性能,最终大幅降低其服役寿命。近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付恩刚教授课题组与合作者提出的全面建立钨中离位损伤回复与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对于理解材料性能退化至关重要。这项研究的发现将为开展聚变堆面向等...
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