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新闻
6月19日,核理化院与二七二铀业签订“同位素材料联合实验室”合作共建协议。双方聚焦打造“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持续开展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合作,联合实验室建立将成为新时代“产学研”融合发展项目典范。
2023-06-20
ITM Isotope Technologies Munich SE (ITM)宣布在德国慕尼黑附近的Neufahrn开设新的治疗型放射性核素生产设施,国务部长Florian Herrmann博士和其他高级嘉宾出席了仪式。ITM的新工厂是世界上最大的Lu -177生产基地,Lu-177是一种用于靶向癌症治疗的创新医用同位素。由于其医学特性,近年来,Lu -177作为生产各种放射治疗药物的宝贵起始材料,在国际上的精确肿瘤治疗中获得了重要地位。
2023-06-18
依托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建设的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可有力支持聚变能、先进核裂变能等先进核能系统研发与核技术应用研究,开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航空航天、工业安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实验。作为中子技术产业应用的实验平台,可在中子治疗、中子检测、中子制药、新能源、同位素生产、辐照加工等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023-06-16
近日,中核科技公司“ZH-1润滑油批量试制装置”通过验收。该项目成功落地并形成产能是中核科技公司在“特”种材料产业开发的一项重大突破,也是中核科技公司与民营企业合作经营的一次有效探索。
2023-06-16
近日,由通信光电缆材料设备(TOEM)市场及技术论坛理事会主办的第十五届通信光电缆材料设备(TOEM)市场及技术论坛成功召开。作为TOEM副理事长单位,中广核高新核材集团在会上作《数字化转型在新材料企业的实践》报告,并与中广核(湖北)拓普同时荣获2021—2022全国通信光电材料设备“技术创新奖”和“突出贡献奖”,充分证明了公司在材料领域技术创新和贡献的行业认可度。
2023-06-15
中广核高新核材集团近年来持续深耕新能源线缆材料领域,在常规光伏、水面(海面)光伏、储能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材料等领域保持研发投入,相关产品技术水平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023-06-09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NDT)技术,是指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物体的声、光、电磁等原理技术对材料、零件、设备进行缺陷、化学、物理参数的检测技术。航空航天领域使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应用最广泛的有超声检测法、射线检测法、涡流检测法、红外热波检测法以及磁粉检测法等。
2023-06-07
核及放射性材料的年龄是指该材料从产生至今所经历的时间间隔,是推断其历史信息的重要参数之一,可用于核法证学研究,为追溯相关材料的来源和历史提供重要证据。目前,国际研究人员仅掌握锶-90、铯-137、锎-252这三种放射源的年龄分析技术,其中,我国已掌握后两种放射源的年龄分析技术。
2023-06-06
近日,中科院高能所多学科中心、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结构动力学线站团队,与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3W1线站开发了金属增材制造原位表征平台,开展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增材过程中晶体转向行为的研究。
2023-06-06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我国核燃料与核材料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平台,让大家全面、准确地把握了整个核燃料与核材料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对核燃料与核材料体系研发水平的提升、核燃料与核材料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科技人才的成长和提高、促进产业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夯实核燃烧产业体系基础,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能力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2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