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新闻
它的用途已从核材料测试转向基础研究和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生产。HFR 由 NRG 代表欧盟联合研究中心运营,提供了欧洲约 60% 和世界 30% 的医用放射源使用。
2022-11-24
2022年11月15-17日,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在深圳召开,安徽省一鸣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接受核博会组委会、能源界、中国核电网联合采访。
2022-11-23
最新研究负责人、滑铁卢大学量子计算研究所(IQC)的科学家杜桑·萨雷纳博士说:“中子是表征新兴量子材料的有力探针,因为它们拥有几个独有的特征:它们的波长为纳米级、呈电中性且质量相对较大。这些特征意味着中子可以穿过X射线和光无法穿过的材料。”
2022-11-23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黄群英研究员项目组在铅基反应堆液态金属环境下CLAM钢氧化膜演化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核材料领域知名期刊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上。
2022-11-21
张旌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展览上,他在一个模型前仔细看了很久。这是他参与建设的中国第一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可以在不对物质造成破坏的前提下“看穿”材料的微观结构,不仅能服务于基础研究,更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利器。
2022-11-19
无损检测技术是利用物理信号通过非破坏方式推测材料内部缺陷的技术。要求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物理数学基础、材料学知识和丰富的实际产品测试经验。不同类型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的缺陷也各不相同,这就造成了检测难度大,需要不断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并不断付诸于实践,熟知工业CT等设备关键参数的选择,从而提高检测技术水平。
2022-11-18
无损探伤是在不损坏工件或原材料工作状态的前提下,对被检验部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查的一种测试手段。常用的无损探伤方法有:X光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γ射线探伤、萤光探伤以及着色探伤等方法。其中,X射线检测作为无损探伤的核心技术,日前常常应用在工件的无损检测过程中。
2022-11-14
此外,本次任务上行的舱外材料暴露试验装置将开展微重力和空间辐射环境对有机形状记忆合金、润滑材料、轻质抗辐射金属材料以及月壤水泥等特殊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影响研究。
2022-11-14
为了开发更好的选择,研究人员研究了另一种称为砹([211At])的放射性同位素的有效性,这种放射性同位素很容易利用加速器使用丰富的材料制造。他们将人类前列腺癌细胞植入小鼠体内,并用一种叫做[211At]PSMA5的化合物对其进行治疗。
2022-11-14
利用太赫兹光谱技术分别对水泥和C3S的水化过程进行分析,并将光谱分析结果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
202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