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核安全新闻

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对国家核安全的影响

2020年1月31日,美国“战争困境”网站发布了詹姆斯•约翰逊和埃莉诺·克拉比尔合作撰写的《人工智能、网络空间与核武器》一文,并随后被知名的美国防务新闻网Real Clear Defense网站转载。 2020-07-16

浅谈如何提升辐射监测水平,保障辐射环境质量安全

核与辐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的特殊领域,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而辐射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 还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工作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都表明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进入到了新的状态,其发展势在必行。 2020-07-03

核安全所研制出新型石墨烯/陶瓷复合阻氚涂层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凤麟团队研制出新型石墨烯 陶瓷复合阻氚涂层。该复合涂层同时提高了阻氚性能与韧性,解决了单一陶瓷涂层普遍存在的断裂韧性低、易开裂与脱落等瓶颈性问题。 2020-06-29

安徽省辐射环境监督站:精准鉴别罕见种类放射源,排查风险助力企业保平安

二战时期广岛和长崎的核爆让世人第一次见识到了核裂变的巨大威力。和平时期的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事故更是提醒核能力量的强大和核技术利用安全管理的极端重要性,核安全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 2020-06-29

生态环境部发布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核与辐射应急监测工作,现批准《核动力厂核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就地高纯锗谱仪测量土壤中γ核素技术规范》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2020-06-10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国控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达1597个

2018年生态环境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能源局、国防科工局对《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及2025年远景目标》执行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认为《规划》实施总体进展良好,目标指标基本满足预期进度要求。 2020-05-29

安徽实现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全覆盖

近日,全省17个国控大气辐射环境自动站陆续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实现对辐射环境的实时监测,并通过国家核安全局和省生态环境厅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 2020-05-23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听取两项应急监测标准工作汇报

近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刘华听取了中心起草编制的两项应急监测标准《核动力厂核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发布稿)》和《就地高纯锗谱仪测量土壤中γ核素技术规范(发布稿)》的工作汇报。核一司副司长赵永明出席会议,中心总工程师李吉根及标准编制组相关同志参加了会议。 2020-05-19

东北监督站赴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开展辐射安全与应急相关工作调研及对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慎终如始抓好相关工作的要求,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重点工作部署,2020年5月13日,生态环境部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东北监督站)赴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开展辐射安全与应急工作相关调研及对接。 2020-05-16

构建协同高效的核安全监管体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充分肯定我们党治理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全面总结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工作,为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