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新闻
近期,由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英逊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完成的综述性文章《中能重离子碰撞的输运模型比较研究》发表于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研究的国际顶级期刊《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进展》上,期刊影响因子为12.425
2022-12-06
近日,经中国物理学会各项物理奖评选委员会评审,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奖基金委员会审议,决定授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魏龙研究员“2021-2022年度中国物理学会吴有训物理奖”(原子核物理);授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海波研究员“2021-2022年度中国物理学会王淦昌物理奖”(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
2022-11-28
本次秋季学术会议注册参会人员3456人,接受报告1493篇。会议共设21个分会,涵盖粒子物理、场论与宇宙学,核物理与加速器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领域。
2022-11-22
射程和剂量不确定性研究是质子重离子治疗领域的前沿热点课题。在束伽马谱学的元素重建算法不仅可广泛用于质子重离子治疗、硼中子治疗等多个应用场景,为质子重离子治疗擦亮“双眼”、锚定目标对象,向患者提供更精准、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还将成为连接在束伽马谱学和医学成像之间的一座桥梁,为质子重离子治疗在线医学监测设备开发,实现真正的自适应放疗,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数学算法基础。
2022-11-18
中子源设施包括一个亚临界组件、中子生产靶、一个电子直线加速器、一个冷中子源和用于核物理研究的实验中子通道。它于 2015 年开始运营,用于研究和生产医用同位素,例如诊断和治疗各种形式的癌症。
2022-11-15
它的技术利用宇宙射线来创建结构内部的非侵入性图像。它是从格拉斯哥大学物理与天文学学院进行的基础核物理研究工作中分离出来的。
2022-11-08
纽约州厄普顿 —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已任命 Luisella Lari 为电子离子对撞机(EIC) 的项目经理,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核物理研究设施,将提供对该建筑的更近距离观察物质块——2022 年 10 月 3 日生效。
2022-11-07
在过去的几年里,核物理已经看到一系列机器学习项目上线,并发表了许多关于该主题的论文。现在,来自 11 个机构的 18 位作者在最近发表在《现代物理学评论》上的一篇论文“核物理中的机器学习”中总结了人工智能辅助工作的爆炸式增长。该论文也可在 arXiv 上找到。
2022-10-20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强激光也成为继加速器和反应堆之后研究核科学的一种新手段,并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激光核物理。
2022-10-18
原子核物理、基本粒子物理、激光物理、量子化学、分子物理等,都受到了 20 世纪这两个最伟大发现的影响。而理论物理学家,在发展从原子核、基本粒子到激光物理,所有这些领域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20 世纪古典物理也在继续发展,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状态,像等离子体状态,还扩展到很多其他的领域,直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一些领域,都有物理学家的影子。
202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