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物理新闻
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牛一斐教授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栗建兴教授团队合作,针对核物理中长期存在的难题——“如何测量具有更高多极性的同位旋矢量巨共振”,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子探针调控原子核巨多极共振的新方案
2025-02-20
2月13日下午,俄罗斯国立核能研究大学-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MEPhI)(简称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舍甫琴科(Vladimir Shevchenko)、副院长德米特里·萨夫金(Dmitriy Savkin)、副院长尼古拉・卡尔金(Nikolai Kargin)访问北京大学。
2025-02-19
近日,为纪念核工业80周年并吸引有才华的年轻人关注科学,原子能启动活动在普罗特维诺和奥布宁斯克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物理和动力工程研究所(JSC SSC RF-IPPE,隶属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科学部门)主办,旨在普及核科学相关知识,激发青年一代对科学的兴趣。物理和数学科学博士、IPPE核物理首席研究员、教授安德烈·戈韦尔多夫斯基为高中生们带来了一场题为半小时了解能源的科普讲座。据讲师介绍,这场讲座旨在应对年轻人对于科学可能存在的...
2025-02-15
该成果以“原子核巨共振的角动量分辨非弹性电子散射(Angular Momentum Resolved Inelastic Electron Scattering for Nuclear Giant Resonances)”为题,于2025年2月4日在线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期刊
2025-02-13
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核物理研究所(MPIK)和不伦瑞克德国联邦物理技术研究院(PTB)的量子物理学家,以及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和汉诺威莱布尼茨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共同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
2025-02-13
一项由包括波兰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IFJ PAN)研究人员在内的国际科学家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揭示了质子内部结构的全新面貌。研究发现,质子内部的量子纠缠达到了最大程度,这一发现为理解质子的基本组成和性质提供了新的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物理学进展报告》杂志上
2025-02-12
联合核研究所(JINR)出版部发布了一篇题为“重加速带电粒子作用下中枢神经系统结构辐射诱导效应的数学建模”的预印本研究论文(编号P11-2024-49)。该论文由JINR辐射生物学实验室的Batmunkh Munkhbaatar、Bayarchimeg Lkhagvaa和Alexander Bugai共同撰写
2025-02-12
近日,美国能源部(DOE)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Fermilab)的测试光束设施中取得了高能粒子探测领域的重大突破
2025-02-12
如何利用重离子治疗肿瘤呢?重离子/质子在人体中的射程由其初始能量和它在人体中穿行路径上的组织结构所决定
2025-02-11
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栗建兴教授团队与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牛一斐教授团队合作,针对核物理中长期存在的难题——“电子激发核巨共振中的角动量转移机理”,发展了一种角动量分辨的非弹性散射理论,该理论自洽地考虑了电子的内禀自旋和轨道角动量自由度,提出基于电子探针调控原子核巨多极共振的新方案,为传统核结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