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实验新闻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用来模拟太阳的核聚变反应,进而追寻人类的“终极能源梦”,被人们形象地称为“人造太阳”。
2023-01-23
在世界上最大的实验性聚变反应堆——正在法国建设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中断”,即突然终止高温等离子体的磁约束,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作为应对之策,中断缓解技术,即当检测到等离子体不稳定的迹象时可以强制冷却等离子体的技术,是世界范围内一个密集研究的课题。
2023-01-18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ITER) 聚变项目更新了解决去年在热屏蔽和真空容器领域发现的缺陷的进展情况。
2023-01-13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期该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利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和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023-01-10
不仅是“嫦娥石”,核地研院的研究团队还首次成功获得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氦-3的含量和提取参数。氦-3一直被视为未来重要的清洁聚变资源之一。而月球则是储存氦-3的天然“仓库”。核地研院第一批月球样品使用责任人黄志新介绍,目前的核聚变实验主要利用氘—氚反应来开展,但这种方式的核聚变会产生中子,具有一定危害性。
2022-09-27
核聚变的主要燃料取自氢的同位素氘(重氢)和氚(超重氢)。
2022-02-24
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在拉丁语中是“方式”的意思,其巨大规模将大大超过目前正在运行的最大的实验聚变反应堆- -英国的欧洲联合环形反应堆(JET)和日本的欧洲-日本联合核反应堆JT-60SA。
2021-05-14
当地时间4月21日,在法国南部卡达拉舍,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托卡马克装置第四个重大部件——极向场超导线圈PF6成功落位,吊装工作圆满完成,标志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磁体系统的安装工作全面开启。
2021-04-23
中国科学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大楼深处,有一个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中文名为东方超环,简称EAST),俗称“人造太阳”。
2021-04-19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其目标是验证和平利用聚变能的科学和技术的可行性。
202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