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新闻
英国原子能管理局 (UKAEA) 和伯明翰大学已同意合作开发聚变反应堆材料。聚变能发电厂的极端条件需要材料具有更好的弹性,其中一些正在英国开发。
2023-02-16
一个极向场线圈——俄罗斯为多国聚变项目生产的最大部件——已经完成了运往法国国际热核实验反应堆 (ITER) 施工现场的旅程。
2023-02-14
科幻照进现实。电影中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利用的是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而HL-2M、HL-2A正是我国探索受控核聚变的重要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其中,HL-2M装置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研究装置。前不久,它入选了“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2023-02-13
英国原子能管理局 (UKAEA) 和伯明翰大学之间的新合作伙伴关系将开发对聚变能发电厂的极端条件具有更好弹性的材料。UKAEA 还将赞助该大学的聚变材料教席。
2023-02-10
该成果利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和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把核聚变反应比喻成一道闪电,那么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把一道道闪电收集在‘磁笼子’里,聚集更高的能量,然后长时间持续地向外稳定输出这些能量,为人类所用。”有关人士介绍说,新发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将能“聚集更多的闪电”,不损坏“磁笼子”,并长时间保持稳定运行。
2023-02-09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 GI Budker 核物理研究所 (INP SB RAS) 成功地将其 SMOLA 聚变设施中的等离子体密度提高了 1.5 倍。它还使血浆流出速度减慢了 10 倍。受控热核聚变领域的研究正在使用基于各种磁约束系统的实验设施进行。它们都有相同的目标——达到热核聚变所需的温度、密度和等离子体约束时间。
2023-02-09
近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EAST磁体电源团队在黄连生研究员带领下,基于脉冲功率内生供应设计理念,采用全控型脉冲功率调制技术,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磁体电源(额定电流±15kA),并首次应用于托卡马克装置,完成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极向场电源升级改造。
2023-02-09
通过项目一期的实施,将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磁约束聚变能研发基地,发展和掌握聚变堆芯加热和电流驱动、燃烧等离子体运行、包层技术和总体集成设计技术等,支撑聚变堆关键技术攻关需要,引领中国磁约束核聚变能开发及相关技术快速发展。
2023-02-08
Demo4 在位于牛津附近米尔顿公园的托卡马克总部的全面组装将于明年晚些时候完成,测试将延续到 2024 年,为其先进的原型 ST80-HTS 和后续的聚变电厂 ST-E1 提供设计和运行场景信息。
2023-02-07
不过,即便氢的核聚变最终能够实现,可以为人类提供大量能源,但核聚变所需要的重要原料氘、氚,在地球海水中的丰度较低,核聚变原料氦-3的储量也异常稀少。因此,以目前人类拥有的资源总量来看,核聚变的能量还是不足以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