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核设施新闻

东北监督站开展红沿河核电厂2022年核应急检查和演习评估

此次演习达到了检验能力、磨合机制、锻炼队伍、发现短板的预期目的。营运单位要落实好核安全主体责任,坚持底线思维、平战结合,针对此次应急演习发现的程序文件完善性、应急设施设备完备性、应急人员响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有效落实主体责任,积极整改落实,提升应急准备与响应能力,切实保障核设施绝对安全。东北监督站将继续以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为指引,统筹发展与安全,筑牢核安全纵深防御屏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10-08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等

加强核设施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确保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安全。持续强化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水平,更好服务核能核技术安全利用。 2022-09-27

党建业务“同频共振” 促进核安全行稳致远

为进一步激发党建引领活力,持续提升京区核设施核事故应急水平,按照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的统一部署,2022年9月20日,在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的现场指导下,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北监督站)组织开展了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核研院)核事故应急综合演习监督评估,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全程派员参加。 2022-09-26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等

要继续扎实做好全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运行管理和质量保证,确保向社会公众提供的辐射环境信息真实准确、全面详实、科学规范。加强核设施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确保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安全。持续强化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水平,更好服务核能核技术安全利用。 2022-09-26

重温196堆建设历程 感悟伟大精神力量——西南监督站核设施监督处党支部与49-3党支部开展支部联建

伟大的事业必然诞生伟大的精神,196陆上模式堆建设过程形成了“自强自立、求真务实、创新协同、拼搏奉献”09精神,与 “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核工业精神谱系。作为新时代的核安全监督员,应该深入学习核工业精神谱系,严格践行核安全精神,为核工业的安全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2022-09-19

中国核学会召开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巢哲雄致辞表示,贯彻“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的方针,落实“双碳”战略目标,需要共同努力,主要提三点建议:一是以核安全观为指导,从国家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核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二是以执行“十四五”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规划为契机,深入落实《核安全法》;三是以核安全文化建设为引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做好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科普宣传工作。 2022-09-15

坚持守正创新 坚持文化引领 夯实核与辐射安全文化之基——西北监督站首次对核设施营运单位开展核安全文化评估工作

评估组强调,中核陕铀要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核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核与辐射安全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核安全法》相关要求,牢固树立理性、协调、并进的中国核安全观,将核安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切实履行守护核安全的使命,以优异的核安全管理水平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9-08

中核环保与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中核环保立足国家核安全战略,在国家核设施安全退役、设施安全拆除和土水治理工程施工等方面具有优势,双方在业务上能形成强互补,开展战略合作有利于进一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打造政企合作新典范。 2022-09-07

坚守辐射环境安全底线

此次监督性监测,验证了相关数据在环境限值之内,为加强西北地区核设施企业的辐射环境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更好督促排污单位认真履行自行监测职责,确保核设施正常运行、监测数据准确有效、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助力西北地区核与辐射安全。 2022-08-23

发挥专家智库作用!原子能院第十届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

原子能院第十届科技委由高级顾问、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委员组成,共81人,下设核基础与共性技术、反应堆与核动力、核燃料与核材料、核化工、核技术应用、核安全与核设施退役6个专业组。 2022-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