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新闻
关于正在推进反应堆报废作业的日本中国电力公司岛根核电站1号机组(松江市),该公司29日启动了4个阶段施工中的第二阶段,即拆除涡轮等反应堆周边设备。除了在厂房内设置区域临时存放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之外,从第一阶段起推进的放射性物质对设备污染状况的调查也继续开展,将对反应堆内部实施新的采样。图为位于松江市的日本中国电力公司岛根核电站1号机组根据之前的计划,第二阶段原定在6年内结束,但该公司去年8月宣布修改计划,延长至12年...
2024-05-29
近日,美国核管会(NRC)已受理泰拉能源公司(TerraPower)公司的建设许可证审查申请,这是40多年来NRC首次受理此类商用非轻水堆申请。泰拉能源公司正在申请在怀俄明州凯梅勒(Kemmerer)地区建造Natrium反应堆,作为美国能源部(DOE)支持的示范项目的一部分。如果获得批准,这将是NRC首次为商用非轻水堆颁发建设许可证。Natrium反应堆装机容量345MWe,采用钠冷快堆设计,配有熔盐储能系统,该设计旨在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协同灵活运行,以帮助电网去碳化。首...
2024-05-29
日本东北电力公司27日宣布,为重启而推进作业的女川核电站(宫城县女川町、石卷市)2号机组的安全对策工程已经完工。目前设想9月前后重启。如果重启,就将成为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中受灾的核电站,以及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相同的沸水反应堆(BWR)中进行重启的首座机组。日本宫城县的东北电力公司女川核电站2号机组安全对策工程中,除了海拔约29米的防潮堤之外,还设置了事故时降低反应堆安全壳的压力以防止破损的过滤通风口。工程费投入了...
2024-05-28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在5月27日会见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时说,俄罗斯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建造一个小型核电站,这是中亚地区的第一个这样的项目。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出席5月27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库萨洛伊总统府举行的扩大会议根据克里姆林宫公布的文件,俄罗斯国家核公司罗萨托姆(Rosatom)将在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建造至多6个核反应堆,每个反应堆的容量为55兆瓦。这项核协议如果得到实施,将展示俄罗...
2024-05-28
5月20日至24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塑造未来核安保大会(ICONS 2024)在维也纳国际中心举行,来自130多个国家和组织的代表参会,围绕核安保的政策、法律和监管、预防、探测和响应技术、能力建设等议题进行讨论,分享各国良好实践,推动核安保国际合作。杨红义在主题为探索工业在支持和推进核安保方面的作用的分会场作报告原子能院院长杨红义率团参会,并在主题为探索工业在支持和推进核安保方面的作用的分会场作报告,介绍原子能院在核安保领域的...
2024-05-28
2024年5月23日,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在京组织开展2024年度第一次经验反馈集中分析,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了核电安全监管司关于2023年度集中分析会后续行动进展和专题汇报,并听取了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关于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专题汇报,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研讨。会议指出,核电行业内已建立了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相关质量保证管理体系,核电厂应急柴油发电机组的功能得到保障。同时,...
2024-05-27
放射性核素体内污染处理,是医学界公认的难题。近日,西南科技大学段涛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传统中草药对放射性核素体内污染具有良好的促排、清除效果。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无机化学》上。铀被誉为核工业的粮食,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和化学双重毒性。它可通过摄入、吸入和伤口等途径,进入人体导致内污染,并沉积在肾脏和骨骼等器官中,最终增加肾损伤和骨肉瘤风险。螯合疗法是目前治疗铀等放射性核素体内污染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临床使用...
2024-05-25
据22日《自然》杂志报道,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的科学家首次揭示了钷的一种性质。约80年前,这一稀土元素也是由该实验室科学家发现。尽管钷被用于医学研究和长寿命核电池,但它的一些特性仍难以捉摸。最新发现标志着稀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并可能改写化学教科书,为探索现代技术中的关键元素开辟了新途径。概念图 被有机配体包围的稀土元素钷ORNL研究团队制备了一种钷的化学络合物,首次在溶液中对其进行表征。他们通过一系列详细实验,揭...
2024-05-25
来自中国广核集团的消息,今天(25日),广西防城港核电站华龙一号4号机组完成试运行,正式投产发电。广西防城港核电站4号机组和3号机组均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两台机组年发电量可达18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2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超54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83.2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植树造林超4万公顷,对促进广西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供应、提升能源系统效率等具有重要意义。两台机组全部投...
2024-05-25
《自然》官网22日发布了近50年来首篇放射性核素治疗领域论文。北京大学、昌平实验室刘志博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靶向共价放射性药物(CTR),这是核药物设计的颠覆性技术,并在肿瘤诊治中得到了优异的早期临床研究数据,有望改写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指南。
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