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核新闻

二十大专题|中核环保党员干部畅谈学习感悟

我们必须牢记时代赋予的使命,紧抓产业发展的机遇,坚定乘势而上的决心,攻克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断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确保国家核安全和环境安全,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2-10-18

原子能院郭冰研究员应邀担任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学前沿》客座主编

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迅速发展,强激光也成为继加速器和反应堆之后研究核科学的一种新手段,并形成了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激光核物理。 2022-10-18

二十大专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原子能院干部职工中引发热烈反响(二)

作为一名青年科研人员,在近几年所从事的中子核反应数据实验测量、中子及伽马探测器研制工作中,我切身感受到全院科研工作与国家战略目标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青年科研人员在院、所各项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2-10-18

二十大专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持续引发中广核干部员工热烈反响

作为一名核电工作者,我要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守护好核安全,积极参与核电领域重大技术攻坚战,以“钉钉子”的精神潜心钻研燃料组件检测等新技术难题,不断提出新方案、新方法,努力为中广核核电事业踏上新征程、开创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2022-10-18

二十大专题|西核设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谈心得体会(一)

做为新时代的技术工人,我们要有出色的创新能力,高超的职业技能,求是的科学态度,忘我的价值追求,严格执行核安全文化要求,把“严 慎 细 实”的工作作风,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做到“四个凡事”,抓好质量与安全,在设备制造环节严控焊接质量,把质量信念铸入核电装备制造的每一个焊点中,确保每一条焊缝可靠,为核电安全运行把好设备关,为祖国核电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2-10-18

超低剂量全身PET/CT可有效评估关节炎

根据发表在《核医学杂志》10月刊上的首次人体研究,全身PET/CT扫描可以成功地显示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患者的全身关节受累情况。全身PET/CT扫描显示与标准的逐关节风湿病评估高度一致,并且与风湿病结果测量有中度到强烈的相关性。 2022-10-18

中山大学—国科离子(兰州泰基)放射治疗前沿技术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举行

马力祯董事长表示非常高兴能和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这样有影响力的高校和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国科离子在重离子放疗技术研发、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上积累了一定经验,但当前放射治疗领域还有很多核心难关,仍需与学界联合突破。联合实验室能够实现校企优势互补,共同加强远程医疗、放疗及设备软件系统等方面的核心技术攻关,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 2022-10-18

二十大专题|西北监督站开展年轻干部集中学习暨平安甘肃建设培训

全体年轻干部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两个确立”的忠实捍卫者,“两个维护”的忠实践行者,以迎接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全面、完整、准确理解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不断凝聚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核”力,为推动西北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监督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10-17

用核医学诊断糖尿病并发症

医学中的三种关键核技术被用于诊断糖尿病的三种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足、肾衰竭和心脏病。放射性药物——使用少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来突出身体中的问题区域——和成像技术被用来检测这些不同的疾病。这些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对于成功的治疗结果至关重要。 2022-10-17

“悟空”号发现宇宙线硼/碳比能谱新结构

宇宙线是来自外太空的高能粒子,包括各种原子核、电子、高能伽马射线和中微子等。自1912年赫斯发现宇宙线以来,人类对它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已经长达一个世纪。但时至今日,关于宇宙线的起源、加速机制以及它们在星际空间和星系际空间中的传播及相互作用等基本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答。 202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