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新闻
总之,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数字化进程是势不可挡的,它的应用将射线检测的技术水平提高了一个新的层次。在当前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驱动制造业改革的背景下,装备制造业领域,包括工业射线探伤的数字化改革工作仍较缓慢。射线探伤数字化成为必然的趋势一旦被应用,核电、油气管道、电力、石化、船舶制造、航空航天、特种设备以及检测服务机构等行业都会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
2022-07-13
关于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国际上观点不尽一致。我国坚持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确立了后处理闭式循环的技术路线,今后还要发展快堆。我认为,要成为一个核工业强国,我们应该掌握这个技术,应该有这个能力,只有干,才能慢慢地把成本降下来。
2022-07-13
余剑锋最后指出:一是要增强大局意识,始终心系“国之大者”,从打造国家战略核科技力量,优化完善核科技创新体系,实现核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核工业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等国家战略需求出发,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以创新的理念、改革的办法,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的科研院所改革和核工业科技创新。
2022-07-13
近年定制家居行业出现了一种“核”科技固化技术——电子束固化(EBC)。这是一种民用非动力核技术,通过设备发射电子束,电子束触达涂料后,让涂料从液态瞬间转化为固态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航空、汽车、食品、饮料、印刷等领域。
2022-07-13
本次会议聚焦分子影像技术最新进展,从设备发展、技术创新、临床应用、科研前沿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广泛交流,共话核医学领域热点问题和发展前景。
2022-07-13
全身骨显像是通过放射性核素检测骨组织的代谢异常,能在X线和CT扫描出现异常之前显示某些骨组织病变,一次检查就能全身显像,对全身骨骼和病变的血流、代谢情况进行评价,检测病变的敏感性很强。
2022-07-13
会议聚焦关键问题,严把技术关,为国家核安全局决策提出咨询建议。分组会上,各单位详细汇报了各自议题主要内容以及相关背景,与会专家重点讨论了关注问题和关键技术,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给出了审议结论。经专家审慎决议,本次季度例会的所有议题均通过国家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审议。
2022-07-13
后续华南监督站将继续利用“EPR全球首堆工程核安全文化推进工作室”等平台,持续开展核安全文化宣贯活动,督促营运单位提升核安全文化建设水平,以高度的责任心履行守护核安全的使命,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07-13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相关要求,进一步压实营运单位核安全主体责任,近日,生态环境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北监督站)组织召开与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大学核研院)2022年度核安全定期对话会。
2022-07-13
双方相关业务处将深入探讨协作内容和目标,成熟时签署四川核安全气象灾害应对框架合作协议;还将联合推动建立重点核设施单位与当地气象部门党建、业务等多方面的密切合作,共同守护好区域核与辐射安全。
2022-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