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新闻
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照射可使一些物质产生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效应,并能有效地杀灭病菌、病毒和害虫。这一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材料改性、新材料制作、环境保护、加工生产、医疗卫生用品灭菌消毒和食品灭菌保鲜等。
2020-07-07
为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将核技术应用在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的处理过程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污染治理效果。但是核技术本身存在辐射性污染,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加以合理化的处理,促进其为环保工作做出贡献。
2020-07-03
核与辐射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保护的特殊领域,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而辐射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无论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 还是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工作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期盼,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要求,都表明辐射环境监测工作进入到了新的状态,其发展势在必行。
2020-07-0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规范核与辐射应急监测工作,现批准《核动力厂核事故环境应急监测技术规范》《就地高纯锗谱仪测量土壤中γ核素技术规范》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予发布。
2020-06-10
农业核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应用于作物育种、土壤肥料、病虫害防治、畜牧、水产、农业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研究,对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的发展生了深刻影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0-05-29
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体系,近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技术规范》(HJ 1130-2020)、《固定污染源废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131-2020)、《固定污染源废气 氮氧化物的测定 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132-2020)和《环境空气和废气 颗粒物中砷、硒、铋、锑的测定 原子荧光法》(HJ 1133-2020)四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类标准。
2020-05-23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做好今年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5月11日下午,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20年全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视频工作会议。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孙艳辉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0-05-16
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放射治疗辐射安全与防护要求(征求意见稿)》正在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预计这一国家标准出台后,放疗设备市场规模有望得到较快扩张。
2020-05-10
近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拟对原环境保护部约谈暂行办法进行修订。
2020-05-05
核技术应用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业界普遍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核技术应用潜力巨大,未来有望开启万亿市场。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相适应,我国核技术应用在材料改性、无损检测、仪器仪表、环境保护、食品与公共安全、核医学等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 。
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