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新闻
大气二氧化碳的溯源是制定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定向管控措施的重要依据。人为源(化石源)碳排放是大气二氧化碳的最主要来源,而二氧化碳的放射性碳同位素(14CO2)示踪技术可为厘定碳排放人为源与自然源两大端元贡献提供“终极”判据。
2022-05-16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核与辐射监测中心启动自治区辐射应急能力水平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工作,本次调研旨在全面掌握我区辐射应急能力水平现状及“十三五”以来核与辐射应急体系与应急能力建设情况,了解面临的困难和存在问题,并就今后如何提升核与辐射应急能力水平提出对策建议,为全区辐射环境应急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022-05-16
2022年5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西部(重庆)科学城获悉,为进一步解决医疗机构“一件事”多头跑、多次跑的难题,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和生态环境局近日正式推行《放射诊疗许可证》和《辐射安全许可证》联审联办,让科学城的医疗机构办理相关手续更加方便。
2022-05-14
18F-NaF PET/CT显像在评估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中起重要作用,该研究是在心血管影像-病理学研究中的一次重要尝试,综合分析了在体冠脉18F-NaF活性与离体冠脉斑块组织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2022-05-14
“近期,中国散裂中子源大气中子辐照谱仪成功出束,未来将为新型半导体器件等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大气中子辐照试验环境,填补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近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领衔的“散裂中子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获得2021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22-05-12
粒子加速器产生并加速原子和亚原子大小的带电粒子束,例如电子、质子和离子。它们不仅用于基础研究以提高对物质的理解,还用于与健康、环境监测、食品质量、能源和航空航天技术等相关的大量社会经济应用。
2022-05-11
这段“科里科气”的长幅壁画全长193米,最高处3.4米,包含人工超导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装置、同步辐射装置、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装置等合肥大科学装置元素,合肥市参与科研攻关的“墨子号”量子卫星和“悟空号”暗物质探测卫星等也以轻松诙谐的绘画形式展现在墙面之上。
2022-05-10
太空育种,也称航天育种、航天诱变育种,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使植物种子发生基因变异,进而选育植物新品种、创造农业育种材料、丰富基因资源,是一种将辐射、宇航、育种和遗传等学科综合起来的高新技术。简单来说,让种子先“上天”再“入地”,经过筛选、杂交、鉴定等,最终形成新种质资源的过程就是太空育种。
2022-05-09
江苏是核技术利用大省,全省有7700余家核技术利用单位,其中近200家风险较高的单位由省生态环境厅颁发辐射安全许可证。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方案明确,省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管理中心以省厅的名义,依法统一行使省级核与辐射安全行政处罚权以及与行政处罚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等执法职能。
2022-05-07
近期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南监督站)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开展核与辐射安全年度对话,西南监督站主要负责人、核动力院党委书记,双方分管负责同志和有关处室人员参加会议。
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