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新闻
近日,生态环境部核电安全监管司(以下简称核二司)组织召开了廉江核电厂核安全监管沟通会,就廉江核电厂核安全责任落实、核安全监管要求整改情况、保障体系运行有效性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和讨论,并提出监管要求。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南监督站)、国核湛江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运单位)、监理公司、设计院及相关参建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通报了廉江核电厂1号机组钢制安全壳附板违规切割重焊事件行政处罚...
2025-10-30
近年来,华东地区综合提铀、铀矿勘探等多个新项目有序落地,同时也有多个矿点处于关停待退役状态。面对铀矿冶单位项目类型多、发展阶段各异的监管形势,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子能法》及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全面提升辐射环境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华东地区核与辐射安全,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在江西南昌开展华东地区铀矿冶辐射环境安全交流座谈活动。活动中,华东监督站...
2025-10-29
近日,乌克兰科学家团队通过切尔诺贝利隔离区样本废水的处理实验,成功研制出一种能够彻底清除放射性污染的磁性碳-黏土复合材料。该种材料可高效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石油残留物和放射性污染物。创新材料设计面对工业活动与核废物对生态系统的持续影响,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已难以应对复杂污染物。该项研究使用热膨胀石墨(TEG)作为基础材料。TEG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和强疏水性,是理想的高效吸附剂材料。通过将TEG与具有离子交换能力,且对环境安...
2025-10-29
西伯利亚环形光子源共享中心(SKIF共享中心)的测试设施与测试大楼内,一块约500平方米的专用区域已正式启用。此区域配备了洁净室、空调以及空气过滤系统,这些设施是为最终组装主存储设施设备所需真空室而创造必要条件的。SKIF集体使用中心的真空系统结构复杂,由多个相互连接的腔室组成,总长度超过900米。系统内部依靠特殊泵维持着深真空环境,这样的条件对于电子束的顺畅通行极为关键。因为一旦粒子在行进途中碰到残留气体分子或尘埃颗粒,就...
2025-10-29
10月28日,来自日本的仿星器商业聚变初创公司Helical Fusion公布其已经实现了一项里程碑性突破:成功完成高温超导(HTS)线圈的核心性能测试,成为全球首个在模拟聚变装置内部磁环境条件下,实现全功能大型高温超导导体线圈稳定运行的企业。一、核心突破:全球首次完成聚变级高温超导线圈性能验证借助日本国立核融合科学研究所(NIFS)独特的大口径、高场测试设施,该导体在15K(-258℃)温度、7T外磁场环境下,实现了40千安的稳定超导电流传输。这一成...
2025-10-28
2025年10月22日,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派员线上参加经合组织核能署(OECD/NEA)火灾事件数据库项目(以下简称FIRE项目)国际交流研讨会。FIRE项目旨在收集NEA所有成员国核电厂火灾事件数据,NEA联络人、FIRE项目主席,以及来自英国、加拿大、德国等12个国家的代表参会。中心反应堆部、核电厂火灾安全联合实验室共建单位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和广州工业技术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代表组成中方代表团参会。会上,中心代表结合我国...
2025-10-28
为进一步加强核设施工程质量管理,保障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近日,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东监督站)组织开展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混凝土供应链现场踏勘,并开展座谈交流。现场踏勘中,华东监督站立足促进营运单位不断提升核设施混凝土供应链管理水平,对骨料及加工场所、混凝土搅拌站、检测实验室等进行了重点踏勘,并就供应链各环节相关风险点、核设施工程质量保障,与相关各方进行了充分交流。华东监督站指出,核安全不仅是核事...
2025-10-28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核与辐射监测中心组织自治区核与辐射应急机动队在呼和浩特市开展2025年度集训,来自自治区核与辐射监测中心、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核工业二〇八大队、中核通辽铀业有限责任公司、包头市肿瘤医院等成员单位的队员参加了本次集训。此次集训围绕体能训练、团队协作、核生化防护及应急心理干预等开展了理论学习和实战体验,全程贯彻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训练方针,采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科学设置训练方案。...
2025-10-27
英国塞拉菲尔德场区采用的乏燃料包壳筒仓操作模拟器验证了协作与仿真在放射性高危环境中的价值,为未来更多机器人应用铺平道路。塞拉菲尔德的乏燃料包壳筒仓是一个历史遗留废物储存设施,也是该场区最危险的设施之一。机器人在核退役场所的放射性环境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们能处理放射性物质,或在人类难以进入或需严密防护才能进入的危险区域执行任务。然而机器人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完全免手动解决方案。有时程序员需遵循严格安全规程进入辐...
2025-10-27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纳米与界面催化研究中心表面科学与界面催化研究组(521组)傅强研究员、张国辉副研究员等,发展了一种基于冷冻X射线光电子能谱(Cryo-XPS)耦合气体团簇离子束(GCIB)深度剖析的表界面分析新方法,揭示了锂金属电池中液-固界面处原生固体电解质中间相(SEI)的形成和动态演变机制。以XPS为代表的表面分析技术依赖于超高真空(UHV)的分析环境,使得液体表面及液固界面的表征长期面临严...
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