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新闻
大多数睡眠研究都是使用脑电图(EEG)进行的,该方法需要通过沿患者头皮上放置的电极来测量大脑活动。然而,工程学院EPFL医学图像处理实验室的博士助理Anjali Tarun决定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研究睡眠期间的大脑活动。
2021-01-27
据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发表的一项研究描述,美国麻省综合医院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低成本、紧凑、便携式且低功耗的“仅用于头部”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仪,可以将其安装在救护车中,带轮推入患者房间,或放置在各种小型诊所、医生办公室。
2020-12-30
此研究提出量子传感领域新范式: 实现量子传感从“增强传统方法”到“突破经典盲区”的转变。文章演示了一个重要范例:四阶量子关联可以完全屏蔽经典环境噪声的影响,在传统方法无信号的区间探测到量子目标。
2020-12-21
设备研发单位中加健康研究院院长张弓介绍:“新系统可提前5~10年发现和预防老年痴呆症。”这也意味着,人类在与老年痴呆症的较量中争取到最宝贵的“时间”。
2020-12-08
CFIA使用稳定同位素比率分析法测试了蜂蜜中的甘蔗和玉米糖浆(称为C4糖),并使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大米糖浆和甜菜糖浆(称为C3糖)进行了测试。
2020-12-08
核磁共振(NMR)现象,是指处于静磁场中的原子核系统受到一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时,将在磁能级间产生共振跃迁,是原子核与磁场发生的共振,所以称为核磁共振,因为 "核 "字涉嫌核辐射,所以业内将其改称为磁共振。
2020-12-08
首届“科学探索奖”获奖人、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周欣及其科研团队,联合武汉同济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等多家单位,应用自主研制的肺部气体磁共振成像(MRI)装备,实现新冠出院患者的肺功能损伤无创评估。
2020-11-30
与B超、CT并成为医学影像技术三驾马车的核磁共振MRI,到底是什么科学原理?安全吗?有辐射吗?能检查什么疾病?检查时是怎么样的一种体验?
2020-11-26
放射实验室供应专家PDC Facilities已开发了一种基于紫外线(UV)LED的消毒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带有膛孔和患者检查台的任何扫描仪,包括MRI(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类似系统。
2020-11-19
波士顿科学公司 今天宣布已推出一种产品,以帮助减少前列腺癌患者的放射副作用。据新闻稿称,SpaceOAR Vue水凝胶旨在在放射治疗期间在前列腺和直肠之间建立一个临时空间。水凝胶的使用还使放射科医师可以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而无需磁共振成像(MRI)。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