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新闻
在医疗设备方面,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院区配备了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滑轨CT、DSA、CT、复合手术床、自动发药系统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学装备总资产达到6.5亿元,设备总体配置达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很多科室的专科设备的配置也都有了质的飞跃与提升。
2022-09-28
多年来,施蕴渝始终坚守在科研一线,运用结构生物学方法研究基因表达调控与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机理,取得诸多创新性成就,为中国生物核磁共振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作出了贡献。
2022-09-26
当前,已有CT或CBCT用于质子自适应工作流程的相关研究,但是MR对软组织有更好的分辨能力,可将磁共振影像转换成CT影像进而计算光子剂量。已经发布的自适应质子放疗流程主要聚焦于自适应计划本身,CT或CBCT仅仅作为日常影像。将成像技术作为自适应放疗处理方法需假设成像时间短,精度高,由成像偏差导致的后果小。
2022-09-16
近日,我所固体核磁共振及前沿应用研究组(510组)侯广进研究员团队利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在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上金属—氢(M-H)活性物种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2-09-16
在到达实验室后,每个受试者都接受了核磁共振扫描,他们在测量压力反应的几个测试中跟踪杏仁核的活动。
2022-09-08
核磁共振(NMR)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分析工具,包括磁共振成像,用于医学诊断目的。然而,核磁共振往往需要产生强大的磁场,这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2022-09-06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无创成像方法,可以探测稳态代谢水平,由于HLRCC合并了延胡索酸水化酶功能障碍,在肿瘤中会存在延胡索酸的异常积聚。
2022-08-18
据15日发表在《自然·材料》上的论文,美国普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光子和电子自旋量子位来控制二维(2D)材料中的核自旋,实现了在2D材料中写入和读取带有核自旋的量子信息。他们用电子自旋量子位作为原子尺度的传感器,首次在超薄六方氮化硼中实现了对核自旋量子位的实验控制。该研究工作拓展了量子科学和技术的前沿,使原子尺度的核磁共振光谱等应用成为可能。
2022-08-16
目前临床应用较广的医学影像设备包括X线、CT、磁共振、超声四类,其中超声基于安全、无创、实时、经济、便携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超声医学影像设备也是医院、影像中心等医疗机构常用的临床诊断仪器,应用领域从早期的腹部及妇产科诊断,已拓展至心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等多领域临床诊断,并逐步渗透至超声引导介入等非诊断领域。
2022-08-15
据日本《每日新闻》4日报道,“大脑检查车”是安装了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的车辆,停放在加油站附近,以便为前来加油的卡车司机进行脑部检查。
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