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剂量新闻
近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宣布了一项重大研发成果:由中核集团原子能院核安全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国际首款X/γ核辐射剂量探测芯片已成功实现量产。据介绍,研发团队克服了晶体集成、封装温度控制和批量化检测等关键技术难题,完成了从芯片设计、流片到集成封装、检测的全流程开发,实现了芯片批量化生产的技术固化。这一突破性的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核辐射监测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
2024-10-29
近日,由原子能院核安全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所研发的国际首款X/γ核辐射剂量探测芯片成功实现量产,实现了从1到100的产业化突破,打通了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该芯片对X/γ射线剂量率的量程为100nSv/h(纳西弗/每小时)-10mSv/h(毫西弗/每小时),可探测的能量范围为50keV(千电子伏特)-2MeV(兆电子伏特),而其尺寸仅有15mm×15mm×3mm,可在-20℃~50℃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同时还拥有超
2024-10-25
在医疗影像领域,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因辐射剂量低而被广泛应用。然而,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带来的噪声问题严重影响图像质量,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全监督降噪方法在成像表现上更优越,但在真实临床环境中获取成对数据以进行训练的难度较大,仅依赖合成数据进行训练可能导致域适应问题。自监督或不配对降噪方法能够直接利用真实临床采集的数据进行网络训练,但需要对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数据中的噪声分布做出理论假设。而这种假设与真实临...
2024-09-04
项目组构建了多尺度辐射剂量学体系,包含全身模型、精细器官模型和DNA原子模型,可在毫米、微米和纳米三个尺度上开展辐射剂量学研究,实现了辐射作用于人体微观物理和生物过程的精细化模拟,实现了物理过程与生物过程的融合统一。建立了国内首套包含精细器官模型的中国参考人系列数字体模,涵盖不同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的人群,包含乳腺、骨、呼吸道、眼等精细器官模型,并实现了个体化体模的修正。建立了国内首个DNA原子模型,计算并修正了低能...
2024-08-23
近日,秦山核电方家山1号机组的一回路加锌项目正式启动,标志着国内在运核电机组一回路加锌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近年来,为有效降低机组辐射剂量和辐射源项,秦山核电积极探索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开展了以一回路加锌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尚无在运机组加锌运行先例的背景下,秦山核电不畏挑战、敢为人先,于2019年底正式启动项目科研,抽调化学、堆芯燃料、技术、保健物理、运行、维修等领域专业人员成...
2024-08-15
中核鲲硼的“鲲硼刀”BNCT整机装备选择了基于强流直线加速器的技术路线,具有超热中子束通量高、有害的快中子成分少、治疗室环境辐射剂量小等突出优势。
2024-05-07
组织专业技术队伍对赛区开展辐射环境本底水平监测,赛事期间出动监测人员24人次,历时11天,完成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和扎兰屯市、赤峰市喀喇沁旗、乌兰察布市凉城县4个赛区的室内场馆、室外滑雪场、赛事酒店的X-γ辐射剂量率辐射环境本底水平监测,监测点位达4000余个,为“十四冬”辐射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详实的本底数据。
2024-03-06
近日,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在宁波东钱湖组织开展2023年全省“辐射环境监测网络宇宙射线响应测量比对和技术交流”活动,旨在评估宇宙射线对环境辐射剂量率测量的贡献和影响,开展辐射剂量率监测仪器测量比对,确保环境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023-12-08
克服靶向和运动管理的障碍,尤其是对多发性肿瘤,是体外放疗的核心挑战。由RefleXion X1提供的SCINTIX疗法,通过向患者注射放射性药物来产生杀死癌细胞的辐射剂量,持续自主地靶向癌症本身。
2023-10-08
Lantheus致力于通过诊断、放射治疗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改善患者预后,使临床医生能够发现、对抗和跟踪疾病,并与世界级的专门从事放射性药物的合同开发和制造组织PharmaLogic合作。已经在一项I期研究中开始给药,研究评估一种新型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靶向放射性药物铜-64[Cu-64]标记的RTX-1363S的药代动力学、生物分布和辐射剂量测定,用于成年健康志愿者的PET成像。
2023-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