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辐射环境新闻

内蒙古自治区核与辐射监测中心召开党员大会 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牢固树立核安全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核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扣战略部署,为自治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核与辐射技术支持保障,不断完善健全自治区核与辐射环境监测体系,进一步提高监测水平,深化核安全文化宣贯教育,工作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2022-10-27

华东监督站开展重大会议期间铀矿冶单位辐射环境安全保障

在监管对话会上,华东监督站要求各铀矿冶单位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探索利用信息化等科技手段更加高效的开展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 2022-10-24

中国科学院黄青:红球藻虾青素保护细胞抗电离辐射

在电离辐射环境下,红球藻虾青素依然具有极强的抗氧化作用。在“虾青素应用与老龄化应对——红球藻虾青素与器官氧化损伤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黄青教授在《虾青素抗氧化及抗辐射研究》主题报告中指出,作为一种高效的纯天然抗氧化剂,红球藻虾青素在电离辐射环境下,依然能够在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损害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2022-10-12

实战实装重效果 演训结合强能力——西南监督站组织重庆市2022年度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准备工作研讨

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重点工作部署,全面加强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管理工作。近日,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按照近期新冠疫情防控要求,以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开展了重庆市2022年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准备情况督导研讨会,全力推动重庆市2022年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顺利开展。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的相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生态环境部核一司、核三司相关处室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与会指导。 2022-10-09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等

加强核设施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确保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安全。持续强化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水平,更好服务核能核技术安全利用。 2022-09-27

生态环境部召开部常务会议 审议并原则通过《2021年全国辐射环境质量报告》等

要继续扎实做好全国辐射环境监测工作,加强国家辐射环境监测网运行管理和质量保证,确保向社会公众提供的辐射环境信息真实准确、全面详实、科学规范。加强核设施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确保核设施周围辐射环境安全。持续强化辐射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全国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水平,更好服务核能核技术安全利用。 2022-09-26

联学联建破壁垒 党建业务聚合力——西北监督站同西安中核蓝天铀业有限公司开展党建联学联建活动

党建业务聚合力。西北监督站坚持抓好党建促业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监督检查工作。检查组充分发挥移动党支部作用,以工作成效体现学习成果。现场检查时,适逢雨天,检查组不惧雨天山路崎岖难走,实地查看公司辐射环境安全组织机构情况、辐射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和法规标准执行情况、三废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辐射环境监测情况及监督检查问题整改情况等多个方面,对被检查单位辐射环境安全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后会议上,西北监督站向被检查单位反馈了检查发现的问题,强调要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 2022-09-23

中国科大团队:“从0到1”,首获空间站详细辐射数据

记者了解到,这是国内首个用于空间站宇航舱内的主动式能谱型辐射环境监测设备,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革、陈炼团队研发。设备通过在轨不间断监测空间站舱内辐射水平等参数,为空间辐射生物学研究,尤其是航天员的健康辐射风险评估、健康保护研究等,提供辐射背景数据支撑。 2022-09-19

中国科大研制的空间站舱内辐射环境测量模块顺利在轨运行

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空间站舱内辐射环境测量模块是首个空间站用于空间辐射医学、生物学研究的生命生态科学实验系统,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金革、陈炼团队与苏州大学和上海技术物理所合作研制。 2022-08-24

问天实验舱在轨稳定运行近一个月 航天员为首次出舱做了这些准备

出舱活动的重中之重是确保航天员在舱外高辐射环境下的安全,出舱时间窗口就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如何才能确定时间窗口?这就离不开能帮助航天员选择出舱活动时机的能量粒子探测器。 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