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辐射新闻

原子能院召开第八届核设施运行管理经验交流会

串列加速器今年已供束2500余小时,为国内40余家用户单位提供了核数据、核反应、核结构、核技术应用与生物、辐射物理等领域的优质服务;稳定同位素分离器在同位素分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分离出丰度大于99%的镱-176同位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其余核设施同样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并取得诸多重要成果,为我国核事业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2023-11-19

加强核安全和安保的计算机安全

核安全和核保安有着相同的目标和愿景:保护个人、社会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潜在有害影响。尽管涉及核安全和核保安的活动有所不同,但必须建立一种协调良好的方法来管理其界面。重要的是要确保相关措施的实施方式能够利用可相互促进的机会,同时又不损害安全或安保。 2023-11-18

“拉索”精确测量迄今最亮伽马射线暴高能辐射能谱 开启新物理探索之门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简称“拉索”)正式发布了迄今最亮的伽马射线暴(简称“伽马暴”,编号GRB 221009A)的高能伽马辐射的精确能谱,该结果挑战了传统的伽马暴余辉的标准辐射模型,揭示出宇宙背景光在红外波段强度低于预期。 2023-11-16

强化风险导向 扎实开展例行监督检查

为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有关要求,确保西南地区放射性废物处理与处置安全,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近日邀请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等相关单位成立检查组,对中核四川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运营单位)开展核与辐射安全例行检查。 2023-11-15

质子单粒子效应截面预测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原子能院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对经典的电子器件质子单粒子效应(SEE)截面预测模型——突发产生率(BGR)模型进行了证明与修正,修正后的模型有助于深入开展质子单粒子效应机制研究,并为建立更为可靠的器件空间抗辐射性能评估方法提供助力;同时,经修正的模型也适用于中子单粒子效应,为开展日益受到关注的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2023-11-14

深入推进西南地区辐射监测与应急联合实验室建设

为发挥辐射监测与应急联合实验室作用,推进辐射环境监测能力提升,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南监督站)近日组织四川省辐射环境管理监测中心站和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召开工作推进会,三方就前期工作部署落实情况进行总结,研究探讨下一阶段工作安排。 2023-11-13

开展放射性废物处置安全例行监督检查

近日,生态环境部西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北监督站)对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营运单位)金塔极低放废物填埋场和西北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开展例行核与辐射安全监督检查。 2023-11-10

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助力甲脒基有机半导体配体调控二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研究取得新进展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半导体配体对钙钛矿结晶动力学的影响,南开大学研究人员联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陈雨副研究员依托北京同步辐射装置1W1A-漫散射实验站,开展了掠入射广角X射线散射(GIWAXS)原位变温测试,探究了TTFA-Pb和BTFA-Pb由溶胶-凝胶到钙钛矿的成核机理和结晶动力学。 2023-11-10

开展“玲龙一号”钢制安全壳顶封头吊装例行监督检查

近日,生态环境部华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华南监督站)组织检查组,对“玲龙一号”—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小堆)钢制安全壳顶封头吊装开展例行检查。 2023-11-10

先进核辐射探测技术引领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亮相全球最大核能展——2023深圳核博会

11月15日,2023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深圳国际核能产业创新博览会“核”您相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六研究所欢迎各位届时莅临展位咨询洽谈,共聚鹏城 2023-11-09